第三节 商业网点 建场初期,只有东风岭一个国营商店,五十八团成立后,建立一个国营商店,1972年在连
队先后设了13个商业代销点。同年,在团部地区相继增设冰棍厂、照相馆、浴池、理发馆、屠
宰房、油条铺、缝纫组、修表店和收购站等服务性经营行业。尤其是五分场时期的收购站,以
山货、农副产品为主,如肥猪、木耳、蘑菇、蜂蜜、向日葵、南瓜子、蕨菜、皮张、胶鞋底、
酒瓶、废报纸、废旧书刊等,起到了活跃城乡交流,增加职工收入,促进工副业的生产发展,
以及变废为宝的作用。
收购站。1972年成立,初期归商店领导。1980年,开始单独经营核算,场拨基金 4 000元,
年上缴利润2万元。到1981年,借款全部还清后,尚积累资金3万元,营业员由3人增加到7人,
工资自负。1985年归商业公司。随个体经济的发展,个体收购兴起,2005年个体收购网点 4个,
收购的种类更加广泛。
1984年,东风岭和红旗岭两个集体经营的青年商店挂牌经营。1985年农场先后投资40万元,
在迎春镇成立信托公司、百货批发商店,经营人员由 7人发展到21人。1988年后由集体转为个
体。商业开放经营后,东风岭和红旗岭地区个体商业迅速发展,各类商铺由原来的 3家发展到
现在的300多家。农场商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红旗岭商店经营情况表
(1971~1983年)
表4—28
续表4—28
集体商店个体户代销店统计表
(1984年)
表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