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生态保护区建设

第二节 生态保护区建设


  
  

  为了改善和提高农场环境质量,加快生态垦区建设步伐,农场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启动了生
态保护区建设工程。

  一、生态示范区建设

  2002年,农场根据国家、总局的要求和总体规划,成立了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
了《红旗岭农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启动了生态示范区工程,并于2002年底通过国
家验收小组的验收,按生态示范区总体规划,农场于2005年达到国家二类标准,争取提前两年
达到目标,实现2010年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的要求。争取提前 3年完成建设目标,实现环保投资
占GDP比例1.35%,自来水普及率100%,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水土流失治理率 85%,畜
禽粪便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
积20平方米/人,主要道路绿色普及率100%,清洁能源普及率 85%,集中供热率70%,森林覆盖
率40%,农田薄膜回收率 100%,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城镇固体废
物处理率 100%,卫生厕所普及率85%,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农田面积比例100%,
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92%,城市气化率65%,城市污水处理率90%。

  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旗岭辖区内挠力河自然保护区全长96公里,面积10 200公顷,西与建三江分局大兴农场
隔挠力河相望,南与八五三农场接壤,2001年挠力河自然保护区被评为总局级自然保护区,2002
年农场退耕还湿6万亩,退耕还湿损失1 750万元,2003年挠力河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农场建立了保护区红旗岭管理站,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内陆湿地
与水域生态系统,植物种类以沼生和水生植物为主,据初步考察有动植物1 047种,分190科488
属,其中植物有 500余种,分56科,其中黄蘖、水芹、野大豆、小叶樟、毛果苔草、膨囊苔草
等属国家重点保护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还有大量的经
济植物,如芦苇、苔草、莲花等。鸟类 89种分11目21科,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8种,如国家一
级保护鸟类丹顶鹤、 白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大天鹅、鸳鸯、 白额雁等。
《中日候鸟协定》中保护鸟类30余种,主要有苍鹭、针尾鸡、灰雁、白鹳、白额雁等。区内80
%的鸟类为候鸟。兽类5目12科25种,种类主要有麝鼠、水獭、狍子、马鹿、貉、野兔和少量黑
熊、赤狐、狼、野猪等。珍稀动物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獭、麝鼠2种。鱼类8科25种,代表性
鱼类有白鲢、鲫鱼、鲤鱼、鲶鱼、狗鱼等。有营养丰富的当地鱼泥鳅、葛氏塘鳢。特产鱼为挠
力河红肚囊鲫鱼。如今 90%以上面积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基本未受到人为干扰和
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种群数量稳定,食物网复杂,是三江平源沼泽湿地的一
个缩影,是一座永久性的湿地生物基因库。

  三、绿色无公害食品

  红旗岭农场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到2005年已建成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27万亩,19个产品获
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大米为绿色食品,得到农业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