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思想 组织 作风建设

第四节 思想 组织 作风建设



  


  一、机 构

  1958年农场时期,五分场属八五三农场政治部、组织科管理。五十八团时期党的组织工作
由团政治部组织股负责,恢复农场体制后由农场组织科负责。1980年以后组织科改为组织部,
负责全场党组织及干部的管理工作。

  二、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

  1958年 3月,五分场建立党委和一队、二队两个党支部。党员都是部队转业官兵,开荒点
建到哪里,基层支部就建在哪里,党的组织活动就开展在哪里。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党
的组织生活比较健全,基本坚持了每月一次支部大会,一次支委会,一次党小组会,一次党课
制度,党员精神面貌好,党风正,党群关系密切,广大党员经受住了艰苦生活的考验,带领群
众完成了开荒建场的任务。“文化大革命”初期,各级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领导大部分遭批
斗,被打成“走资派”,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

  1969年,五十八团开始进行党组织整顿,“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党组织活动开始恢
复。 各级党组织恢复后在全团广大下乡知识青年中培养和发展党员。 1970年按照毛泽东主席
“吐故纳新”的指示,清除了少数不合格党员之后,纳新党员385名,党员人数迅速增加。1971
年10月全团根据中央精神,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举办了各种学习班,清算林彪反党罪行,先批
林后整风,对广大党员进行教育。1972年团党委建立学习制度,学习《共产党宣言》、《国家
与革命》《歌达纲领批判》等马列著作,培养连队干部和夜校辅导员 370多人次。1974年团党
委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干部政策,使原农场 232名干部恢复工作,45名技术干部和大专毕业
生得到使用,同时加强了对青年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全团有 227名知识青年和本地优秀职工担
任了排以上干部,有的调机关工作。同时党委重点抓了党内的各种违纪问题,处理党员干部中
出现的问题,开除犯严重错误的党员,纯洁了党员队伍。1975年进行基本路线教育,经过教育,
基层支部在各方面明显变化。1976年恢复农场体制后,继续进行基本路线教育,并分批对党员
进行培训。场党委号召各基层组织坚持一季一次谈心会,一年一次开门整党,坚持党员讲评活
动。1977年11月农场场党委举办第一批整党整风学习班,在党内肃清江青反革命集团流毒,学
习后工作组下队,配合各基层支部进行整风,逐一讲评支部及党员,清查核实与江青反革命集
团有牵连的人和事。1979年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恢复和发扬党的
优良传统和作风。平反十年动乱中的冤、假、错案。1984年党委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中共中央
关于整党决定》,结合清理“三种人”的核查工作,对党员干部中有的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进
行调查处理。通过整党,党员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方针政策的理解,端正了思想,
增强了改革意识,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通过整党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了党组织的战
斗力。

  从1987年农场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农场党的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得到加强,首先农场
党委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及德才兼备的原则,调整了全场基层党支
部的领导班子,使基层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年龄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
改善,同时,农场党委、纪委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党内外监督,发现问题及
时教育、纠正和查处。并下发了《基层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实施方案》。1989年制定了《红旗
岭农场各党支部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大会每年不少于 4次,支
委会和党小组会每年不少于12次,并要求各党支部做好记录。党课每年不少于 6次,党课一般
由支部委员中的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担任,也请机关有关科室的人员上党课。此项制度
大部分党支部能常年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农业单位党支部坚持比较好。

  2000年又下发了《关于开展党员目标管理公示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在组织建设上,一是健全了组织机构。调整班子,完善了各种制度,支部分工责任明确,
并把落实情况详细记录,要求上墙的必须上墙;二是规范了支部活动程序,做到有活动场所、
“三会一课”规范化,有党员名册、积极分子名册、上缴党费明细表,党员联系户及责任区记
录,评议党员记录;三是在党员队伍发展方面农场党委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认
真贯彻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严格按发展程序进行
操作,使发展党员工作逐步走上了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党委配备一名副部长兼组织员具体
负责,每半年党委例会一次,专题听取和讨论发展党员工作汇报和审批预备党员、审批预备党
员转正。农场党委还制定了非党积极分子队伍培养规划,发展党员必须做到有积极分子队伍,
有培养计划,有培养教育人员,要求对新发展的党员在年龄、文化程度、一线职工的比例要有
新的突破。从1990~2005年,累计发展党员354人,其中发展女党员 66人。使党员队伍结构有
了较为明显的改观,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分布更为合理。发展党员达到了3个80%,即年龄
在3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一线工人和商服人员均达到80%,并要求入党手续完备,
材料齐全,考察写实认真及时,做到发展党员合格率达100%。

  在思想建设上,首先抓好党刊的订阅工作,党支部委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订阅《党的生活》,
订阅率要求达 100%,党员订阅率要在78%以上,同时要求抓好各类党报党刊的订阅和收集工作,
作为各支部学习的教材。抓好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爱国主义、艰苦奋斗以及国情场
情的学习教育。其次是民主评议党员。根据黑发 〔1988〕9号文件精神及管局党委的部署,农
场党委从1988~1993年在全场各支部统一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在1988~1990年末,全
场先后进行了两次党员评议,在1988年的党员评议中,评出不合格党员 9名,占参加评议党员
总数的1.06%。1990年末评出不合格党员9名,占参评党员数的1.07%。1993年,全场党员872人,
参评党员799人,评出合格党员794人,基本合格5人,优秀党员76人。

  1991年,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意见》,在全场范围内
展开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即“社教”)。

  农场“社教”分为两期进行,从1991年6月中旬至1992年3月中旬历时10个月。

  第一期“社教”自1991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一阶段参加首期“社教”试点的是五队、
十队、粮油综合加工厂 3个单位。第二阶段是系统教育,针对第一阶段反映的不足和总结的经
验,制定详细的计划,对各单位进行“社教”。

  第二期“社教”自1991年11月中旬至1992年 3月中旬。分调查摸底、系统教育、组织整顿、
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四个阶段。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农场于2005年 7月开始进行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活动。7月 19日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工作机构。领导
小组组长:葛怀安;副组长:董佰军。活动经过学习提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到
12月基本结束。

  三、作风建设

  在作风建设上,要求农场广大党员在“双文明”建设中主动组织、宣传、带领群众,发挥
先锋模范作用,并抓好党员联系户典型的树立,各支部结合本单位实际,弘扬北大荒精神,认
真落实农场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从1991年开始,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农场又开展了创
建标准化党支部活动,通过多年的不断完善,每年根据有关政策和农场党建工作的实际进行适
度调整。“五好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不搞终身制,一年一评,发现问题,随时取消资格。
先进党支部从“五好”、标准化党支部中产生,优秀党务工作者从先进党支部中产生。2002年
评出“五个好”党支部,是五队、六队、七队、十队、十四队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是中学、
小学、公路管理站、林业局党支部。2003年评出“五个好”党支部,是一队、二队、三队、十
一队、十五队、十九队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是医院、水利队、水务局、通信中心、粮贸科、
机关七支部等党支部。2004年评出“五个好”党支部是四队、十二队、十六队、十七队、二十
一队党支部,标准化党支部是建设环卫局、粮油厂、木材厂、机关一支部、机关六支部(政法)、
公安支部等党支部。2005年评出“五个好”党支部是八、九、十三、二十作业站党支部,标准
化党支部是一林场、物资、建设环卫二支部、建设环卫三支部、建设环卫四支部、工商支部、
畜牧渔业支部、机关二支部、机关三支部、机关四支部、机关五支部等党支部。

  2000年以来,获总局表彰的 “学带帮”先进党支部有六队党支部。 获得分局级“五好”
(标准化)党支部的有六队、十队、小学、林业局等。获分局表彰的先进党组织有农场党委,先
进党支部有一队、二队、六队、七队、十队、十五队、十九队、公管站、小学党支部。

  在2001年第七次党代会后,农场党委在思想作风建设上加大了力度,抓住思想作风、学风、
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
题改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和措施,边学边改,使党的作风有明显进步,党群和干群
关系有明显改善,使广大群众看到实效,增强信心。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重治本抓源头,
落实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坚持《大宗物资采购制度》、《会计报账制度》、《党风廉政
建设实施细则》、《重大事项申报制度》等各项制度,加大纪检监督部门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老干部巡视组和老党员监督组的作用,从经营活动的
关键环节上,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上实施全面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和处理力
度,保障农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