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共青团活动
第二节 共青团活动
一、八五三农场五分场时期团的工作
1958年至1966年,正是五分场创建时期,全体共青团员,在艰苦的创业中,发挥了青年突
击队作用。带领全体青年,在每个生产的关键环节,经常开展“春播、夏锄能手”、“麦收、
秋收飞刀手”竞赛活动,曾涌现出“武松班”、“花木兰班”和“三八包车组”等许多先进班
组和先进个人,在一无奖金、二无特殊待遇的情况下,对北大荒的建设事业作出了无私奉献。
尤其是1963年以后,在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中,一大批学雷锋做好事的先进
青少年遍及全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绝大多数团员和青年作
风正派、干劲足、上进心强,真正成为党的得力助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在十
年动乱中,共青团的活动被迫停止。
二、五十八团共青团工作
1970年 1月,六师五十八团转移到二十一团五营地区,建立了三师五十八团,两个单位汇
集在一起,人员剧增,其中一大批是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号召,来团安家落户的城市知识
青年和老职工子弟,他们是一股朝气蓬勃的生力军。为了加强青年工作,1971年,五十八团共
青团工作委员会(简称团工委)成立,迅速建立健全了共青团的各级组织,恢复了组织生活制度,
领导各条战线上的团员和青年,充分发挥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
1972年5月6日,团工委在团党委和政治处领导下,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民主
选举产生了共青团工作委员会,并通过大会纪要,要求团员和青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在改造世界观上下工夫,争做大寨人,扎根边疆,铁心务农,做有社会主义觉悟、有
文化的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学习好、工作好、劳动好,开展好适合青年特点的文体活动,
自己动手办俱乐部、图书室和篮球场。办好报道组、墙报组、文艺组、篮球队和乒乓球队,活
跃连队生活,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业余文化阵地。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地大搞科学实验,为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作贡献。
这次团代大会以后的几年中有118名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85名青年加入了共青团,87
名青年成为拖拉机或康拜因驾驶员,占机务人员总数的 70%;58名青年参加了科研工作,占科
研人员的93%;830名青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或先进生产者,占受奖人数的49%;还有 46名青年
党员出席了团首届党代会,占代表总数的24%;还选送了160多名青年上了大学。在共青团组织
的关怀培养下,一大批青年提高了觉悟,增长了才干,成为各方面建设的骨干。
1974年12月21日,共青团五十八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民
主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十八团第一届委员会;全团先后接收了来自京、津、沪、
浙和本省的城市知识青年4 041名,占全团职工总数的60%以上,这支年轻、有文化、朝气蓬勃
的生力军,已有 234人入了党,1 651人入了团,55人担任了领导工作,830人被评为先进工作
者或先进生产者,占受奖人数的 49%;256人被推选上了大学,1 200人成为光荣的武装战士,
59人担任了卫生员,86人担任了科研工作,占科研人数的98%;410人担任了拖拉机手或康拜因
手,占机务人员 60%。大会还听取了兵团组织的先进青年事迹巡回报告团报告。大会通过了倡
议书。
三、红旗岭农场时期团的工作
1979年5月4日,共青团红旗岭农场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兵团撤销恢复农场
体制以后,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深入贯彻执行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共
青团省六次大会精神,为了健全团的组织,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新
长征中的突击手作用,使团的工作迅速适应“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的要求召开的。
这次团代大会,召开于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进行四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团组织肩负的任
务十分繁重,为此,农场党委书记郝忠彦,在大会上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大会还通过了《关
于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队(手)红旗竞赛活动的决定》,从此,农场的共青团工作,又步入了新
阶段。
1980年,农场团组织在青年中开展了人生观的讨论教育,还开展了拣粮活动,一方面为国
家多收了粮,同时也为团组织筹集了活动经费,另一方面还可以在青年中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
场的好思想。1981年,农场遭受了特大涝灾,生产受到了严重损失。1982年为了扭亏增盈,全
场的团员、青年响应团党委号召,开展了“文明礼貌月”活动和农业生产一年遭灾一年恢复的
立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涌现了很多像汽车队驾驶员生产标兵、青年突击手李大林,六连收
割机车长李殿仁那样的青年突击手。同时还涌现出了舍己救人勇斗野猪的好青年冯世全,合江
团地委授予他一等功,管局团委授予他青年突击手称号,农场团委号召全体团员、青年向他学
习。
1983年 9月,农场团委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在全场青少年中开展了“采集草种、树种,为
改变甘肃面貌作贡献”的活动,经过全场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共采集草种树种 1 270斤。农场
团委组织团员“采种支甘”,受到管局团委嘉奖,连续两年被评为总局级先进团委。由于农场
在植树造林中做出了成绩,被管局授予植树造林突击队称号。
1984年,采集草种1 200斤。1985年,采集草种5 000斤。每年都超额完成上级给予的指标。
在支甘中涌现了很多好人好事,二十队的少先队、十四队的团支部均被评为管局级支甘先进集
体。1986年1月,黑龙江省采种支甘领导小组,特给农场团委颁发嘉奖令。
1990年11月 6日,共青团红旗岭农场委员会召开了第四次代表大会,会上杨海代表第三届
委员会作了题为“振兴农场,弘扬红旗岭人精神,开拓未来,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的工作报告。
参加此次大会的代表共有140名。代表全场1 200名团员青年,经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农场共青
团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会成员,共青团第四届委员会由15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由杨海、
李敬文、吴湘、汪林、黄清、陈拥军、韩孝华等7人组成。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杨海
为第四届委员会书记。
1996年4月 19日,红兴隆分局团委授予红旗岭农场团委为管局级先进团委,授予刘立明为
管局级优秀团干部称号。
1996年5月4日,农场总局团委授予农场中学团委为1995年度先进团委称号。
1997年1月3日农垦总局团委授予张志平为黑龙江垦区青年积极分子标兵称号。
1997年3月 25日,农垦总局团委授予红旗岭农场团委为总局级先进团委,授予刘立明为总
局级优秀团干部称号。
1998年9月 11日共青团红旗岭农场委员会召开第五次团代会暨首届青代会。会上刘立明代
表第四届委员会作了题为《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为实现红旗岭农场跨世纪宏伟目标创业建功》
的工作报告,参加此次团代会的代表共140名,代表全场3 177名团员青年,经大会民主选举产
生了共青团红旗岭农场第五届委员会,由 9人组成,经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刘立明为
农场第五届委员会书记。
1999年3月9日,农垦总局团委授予农场团委为垦区先进团委称号,授予刘立明垦区优秀团
干部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