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科技队伍管理与培训 一、科技队伍
农场的科技人员,“文化大革命”以前主要是国家分配来场的大中专毕业生,其次是复转
官兵中的技术人员及外调来场的技术人员。恢复农场制后,除接受国家分配来场的大、中专毕
业生外,为解决科技人员短缺问题,农场不断从优秀技术工人中选拔培养科技人员,同时鼓励
热爱科技工作的有志之士参加各种函授学习,自学成材,建立农场自己的科技队伍。农场科技
人员大部分是农业、农机、畜牧、林业、水利、建筑、财会、文教、卫生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
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为了稳定科技队伍,1978年农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科技人员平反,恢复工作,政治上给予充分信任,工作上给予大力
支持,生活上给予一定的照顾,解除了科技人员的思想顾虑,安心本职工作。1979年以前,国
家分配来场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在实践中搞科研自学成才的专业人员,统称技术员,不分高低,
1980年农场对科技人员恢复技术职称和定期考核晋升制度。建立了技术岗位责任制,给31名科
技人员晋升了中级技术职称,给 120名科技人员评定了初级技术职称,44名科技人员被提拔到
各级领导岗位。还有23名技术人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1988~2005年仍工作在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 25人,中级职称的145
人,助级职称的187人,员级职称的104人,其中本科生114人,专科生237人,中专生 127人。
这支科技队伍,30多年来除承担农垦总局、分局、农场科研课题外,还广泛发动科技工作者和
职工群众,根据本场建设的需要自选课题,开展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发挥了他们的聪明
才智,为促进农场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情况统计表
(2005年)
表7—1
二、 科技人员培训
农场为提高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每年要选派各专业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接受
培训,从1982年到2005年底,分别在八一农垦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专院校培训科技人员,送技
术人员外出继续教育15人。参加总局、分局举办的水稻、大豆、玉米等各项培训班10余人,农
场举办大型科技讲座累计达到 80次左右,编写科普类读物7万余册,还定期举办科技知识智力
竞赛20余次,送科技下乡,培训种植户达1 500~3 000人次,办各种培训班40多期,这些活动
和培训大大地提高了技术人员和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普知识的普及,为农场农业科技现代
化的建设提供了科技上的保障。
农场每年都进行农业、 农机、林业、财会、教育、 卫生等其他科技专业人员的科技培训
和新技术普及工作。 从1982年开始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 13~20个,培训专业人员 1 000多人
次,1990年以后农场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都举办不同程度培训班,培训专业人员和种植户
达2 500~5 000人次,通过培训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科技素质和运用新技术
的水平,使种植大户掌握农业技术,学会科学种田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