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教师队伍
第八节 教师队伍
建场初期,农场教师队伍主要是转业官兵中的部队文化教员。随着各地来场人员的增多,
又从这些来场的职工中选拔思想品质好、文化程度高的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1964年至1969年
大批城市知青来场。他们中的优秀者被充实到教师队伍,另有一些本场职工子弟中的高中毕业
生表现优秀的也被启用。此时的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科班出身的比较少。教师的培训
主要是利用寒暑假由教育科组织各学科、各学段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或以会代训。由于教学点
分散,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教师的知识业务水平,1976年农场在东风岭干训队成
立了教师培训班,由扬威、吴震、田克辛担任教师,开设了语文、数学、政治、教法等课程,
选派各学校的在职教师进行脱产培训。经过培训,这些教师成为教学骨干。恢复高考后,有的
教师通过考学离开农场。1979年大批知青返城,农场大批知青教师几乎全部流失,农场一方面
从干部技术人员中选拔力量进行补充,另一方面从外县招聘教师。这时的教师队伍主要是本地
高中、中专毕业生中的优秀青年。1980年开始,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来场,充实了教师队伍。
随着农场经济形势的好转,从80年代初期,农场分批选派本地优秀青年教师到各师范院校培训,
同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函授学习,农场许多教师通过函授学习,完成了大专或本科的学历教育。
由于在职教师有些离职培训,学校的教学力量不足,1984年,农场面向全国招聘了 8名教师补
充教师队伍。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由于农场经济不景气,教师待遇不高,在大批知青教师返
城后,先后又有70多名教师外流。后来随着教师待遇的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也日趋稳定。目前
农场的大部分教师多是自己培养的第二代北大荒人及各大院校来的毕业生。至2005年中小学在
职教师共103人,高级教师15人。总局教学能手1人,分局级教学能手多人,学历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