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设定的纪念节日

第六章 社会风俗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设定的纪念节日



  

  一、元 旦

  每年的一月一日。与春节并称两节。 各单位除安排值班和不能停止生产的人员外, 放假
1~3天。一般没有大的庆祝活动。有的单位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组织演出文艺节目。90年代
后,喜爱文艺的人在元旦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年轻人有的喜欢搞一些小型娱乐活动,
有的一起听新年的钟声。

  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场各级领导,都配合妇委会组织各界妇女搞纪念活动,宣布对优秀妇
女的表彰奖励。基层单位或组织文艺演出,或进行开座谈会,或娱乐性体育比赛,并放假半天。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由场妇委会组织活动,有时组织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有时组织文艺会演,
有时组织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三、五一国际劳动节

  农场从1958年开始就过五一国际劳动节, 5月,正是春播的大忙季节。各单位都提倡过革
命化的劳动节,“五一”一般都不休息。各基层单位有的通过开大会、办黑板报等形式,宣传
劳动节的意义;职工食堂会改善一下伙食。80年代后,基层单位有的搞一些小型文体活动,有
的组织劳动竞赛,机关则由工会、宣传部出专栏、征文、制作影视专题片。近几年“五一”黄
金周期间,场直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放长假,外出旅游。

  四、五四青年节

  从建场至20世纪80年代前,农场青年“五四”庆祝活动比较多,各基层团支部在“五四”
期间举行新团员宣誓活动,组织青年义务劳动,开展文体活动。90年代后,多由团委组织活动。

  五、六一国际儿童节

  1990年,农场集中办学前,“六一”儿童节由教育部门安排庆祝活动。有时组织文艺会演,
有时举行全场少儿运动会。1990年以后,幼儿园一般组织文艺演出和幼儿运动会;中小学组织
各种庆祝活动。

  六、七一党的生日

  农场每年7月1日都举办活动,庆祝党的生日。农场党委召开纪念大会,表彰优秀党员和基
层支部;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活动;有时还举行大型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

  七、八一建军节

  建场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农场每年都组织庆祝建军节活动;70年代后,建军节活动主要
是慰问农场的军烈属,到驻饶河边防部队进行慰问,举行军民联谊活动,召开转、复官兵座谈
会,举行会操、打靶、射击比赛。

  八、教师节

  农场自有教师节开始就给教师们过节,由教育部门在中小学举办,通过教师节表彰年度优
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九、十一国庆节

  1958年建场时期就开始搞庆祝“十一”活动,农场和基层单位多用召开会议、文艺表演、
体育比赛等形式,80年代后活动形式多样化,除大型文艺演出外,增加了征文、书画、电视专
题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