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集中办学
集资集中办学
集资集中办学
李志鸿
1990年,农场有耕地17 333.3公顷(26万亩),人口9 655人,职工5 000人,住户 2 874户;
有职业高中、完全中小学 4所,生产队小学23个。建场以来,由于地处偏远,教学点分散,校
舍条件差,教学质量低,严重地影响着广大职工的情绪。有些职工为给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条
件,多方设法调离农场,可多数离不开农场的职工忧心忡忡。教育工作涉及职工的思想稳定,
影响职工生产工作积极性,不仅牵扯职工切身利益,更关乎农场的长远建设。农场党政工领导
多次研究,设想建教学楼集中办学。可是,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困难很大,最大的困难是资金
不足。
为解决这一难题,农场党政领导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研论证,形成集资集中办学方案,提
交职代会讨论通过。
一、分析农场办学现状,职工代表参与决策
全场23个队级小学,有292 名学生,52名教师,平均一名教师负责5.6个学生。有3个教学
点,学生不满5人;还有3个教学点,学生不足10人。因学生少,年级多,不得不搞复式教学或
年级轮空。1987年,有个生产队小学没有一年级,有名适龄儿童只好留在学前班。1988年上一
年级成绩不好,1989年不能升二年级,这年又没有一年级,只好退回学前班。已经八九岁的孩
子不能上学,家长十分烦恼。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还造成校舍、师资、冬季取暖、
教学设备和教育经费等方面的浪费。也给生产队带来沉重的负担。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
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的开发”。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逐年增加教育
经费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各方面集资集中办学。在职代会期间,职工代表分析农场教育现状,
认真讨论集资集中办学方案。职工代表认为:集中办学,尽快提高教学质量,是全场职工早已
盼望的大事,也是农场建设的百年大计,农场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一是义务集资,农业单位
销售粮每公斤提2分钱,非农业单位按工资总额提5%,预计60万元;二是农场投资180万元;三
是动员职工进行数额不限的自愿捐款活动。不论有没有子女上学的职工都拥护这个办法,大会
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
二、广泛宣传集中办学的目的和意义,组织动员职工踊跃集资为落实这一方案,在职代会
期间和闭会以后,农场党委宣传部、工会、教育科等单位和部门,通过广播电视、《红旗岭工
人》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和“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
民”的指导思想。还大力宣传关心教育,支持集中办学踊跃集资捐款的各类先进典型。集资集
中办学很快成了全场职工的议论中心和积极行动。1990年3月4日,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集资集
中办学方案,电视台当晚播放了实况,第二天,二校初三(二)班学生毛宏,给大会主席团写了
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得知职代会通过集资集中办学方案的消息,我心中非常激动,献
出我积攒的10元零花钱,为发展教育事业尽一名学生的微薄心意。大会宣读后,代表感动得热
烈鼓掌。大会向她复信,充分表扬了她热心教育事业的做法,并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农场电视
台播发了这一消息。接着二校校长宗希文,因病未能出席职代会,听此消息后,立即委托爱人
借钱捐款,把钱送到农场工会。他在捐款信中说:我26年教龄,15年党龄,虽然我的两个孩子
正在上大学,生活也不富裕,但我也要为集资办教育献上 500元,小小的奉献可安慰我这个老
教师的心。农场通过广播电视和工会主办的《红旗岭工人》简报,及时宣传了他们的事迹,拉
开了全场集资集中办学的序幕。职代会闭会第二天,宣传部长王宝泰,把刚领到的一个月工资
136元,除交一元党费外,全部捐给集资集中办学;水利科长要武主动捐款100元;农场党委书
记胡怀亮捐款300元;场长雷会有捐款260元;工会主席李志鸿捐款200元 。其他农场党政副职
领导、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各捐款200元,12人共捐款2 435元。农场工会及俱乐部 9名工作人
员捐款810元。
公路管理站家属肖淑梅,爱人患癌症去世,靠自己微薄收入和救济供养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上学和生活,日子过得很难。她来到工会,捐款30元,工作人员知道她家的情况,说什么也不
收,她说:尽一点儿孩子妈妈的心意,请组织上务必收下。五队职工冯绍良,退休后患上了瘫
痪病起不了床,让老伴到工会捐款30元。副场长韩维钦的女儿韩红梅,大学毕业刚分到四川工
作,得知农场集资集中办学的消息,寄来60元为发展母校的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二校一年
级学生苏东斌把积蓄的11.99元硬币全部捐给集资集中办学。四队的一名4岁小女孩,捐出了自
己 2元压岁钱。农场利用各种机会和不同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干部职工家属爱场重教的奉献
精神,迅速掀起了集资集中办学捐款活动热潮。
个体工商户王淑华致富不忘教育,捐款1 000元;养猪专业户李晓春慷慨解囊,捐款1 000
元。农场还意外地收到了八五三农场一分场副业队党支部书记曾淑华的来信和捐款。她说:我
被红旗岭人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捐款15元以表心意。集资集中办学逐步进入高潮。
三、认真落实职代会决议,积极实施集资集中办学方案
为落实职代会决议,农场党政工领导共同研究决定,成立集资集中办学领导小组,农场主
要领导和离休老干部任正副组长,有关科室和部门领导及成员任工作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
小组;负责工副业、基本建设工作的副场长任集资集中办学基建规划组组长;主管物资工作的
副场长担任物资保障供应组组长;农场还建立了教育捐款基金会,由离休干部、原副书记副场
长孙洪武担任理事长。各工作小组分头制定落实具体方案,为实施这一系统工程奠定可靠的物
质基础和有力的组织保证。农场工会动员基层工会、职工群众贯彻职代会决议,落实集资集中
办学方案,及时宣传踊跃捐款的好人好事。工会担负着集资集中办学捐款的具体工作。工作人
员对来工会捐款或询问情况的,不论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都热情接待,耐心地宣传。在接
收捐款时,点清分分角角。有的小同学送来一包硬币,工作人员一枚枚数好,开好收据。每天
都及时向农场领导、工会领导、有关部门和全场汇报和公布捐款进度。职代会闭会后三四天之
内,就陆续收到一校、二校、职业高中、十五队、十六队、运输公司、医院等单位的捐款11 320
元。到七月一日,共收到捐款42 913.69元。
1990年,农场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265万元,其中自愿捐款 14.3万元,义
务集资87.7万元。
经过半年的努力,中学扩建462平方米校舍,增设6个教室,对原有的 3 276平方米的教学
楼全部进行了整修粉刷,于9月6日投入使用,中学实现了集中办学。
经过一年各方面共同努力,建成小学新教学楼2 634平方米,设18个教室,8个办公室,还
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科技活动室、洗漱室、卫生间。将原职业高中 1 678平方米教室改建成
小学宿舍和食堂,并配备全套课桌、餐桌、椅凳、床和教学设备、食宿设备、保暖设备,并配
齐、培训了配套的教职员工;配备了接送学生的客车。1991年3月 21日,全场小学生全部集中
在一起开学,从此实现了全场的集中办小学的目标。
3月 15日,农场组织职工代表检查了集资集中办学落实情况;代表看到明亮的教室,良好
的教学设备,清洁整齐的学生宿舍、食堂,热情的教职员工非常满意。
这次集资集中办学,不单纯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次活生生的北大荒精神教育活动,事
实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
困难。
1991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