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农田化学除草剂的试验与研究

第二节 农田化学除草剂的试验与研究



一、6 0年代的试验与研究

1961年,合江农垦科研所承担了农垦部课题一一消灭杂草的综合研究。其中在化学
除莠方面,以2 ,4 —D 与赛力散、六六六、过石、粪肥等配制成八种不同剂量的混合
颗粒除莠剂,每垧施200 公斤。经试验调查,低剂量2 ,4—D效果不明显,而在高剂量
(1 、1.5 、2 、2.5 公斤)下,杂草数目减少。小麦地用2 ,4 —D液剂(浓度0.1%
钠盐)喷洒,对蓼、灰菜等双子叶杂草有明显杀除效果,对稗草无效;对大豆田有药害,
不能应用。1963年小麦化除面积达16.2万亩。
1964年东总农科所承担了国家农垦部化学除草研究课题,对西玛津、阿特拉津等多
种除草剂进行效率鉴定;探讨在黑龙江省垦区大面积机械化除莠剂施用方法;对有前途
的除莠剂施用方法、时期、用量及后效研究;水田及果园除莠试验。课题由何风华主持,
友谊农场、宝泉岭农场、八五二农场、农垦部试验场、八五三农场、八五一〇、军川。
二九一等农场参加进行联合试验。1964年底提出了各种除莠剂除草效果初报。1964年12
月在北京参加了全国化学除草会议,并在会上做了典型介绍。1965年后,应用2.4 —D
二甲四氯麦田化学除草、阿特拉津2.4 —D 玉米田除草五氯酚钠和扑草净大豆田除草、
敌稗水田除草等逐年扩大,1969年垦区化学除草面积达239.5 万亩。

二、7 0年代的试验与研究

1970年—1972年,承担了兵团课题— —小麦、谷子和大豆化学除草剂的应用研究
和筛选试验,由辛明远主持。筛选出毒草安、利谷隆、杀草醚等药剂,对大豆田苗前灭
草效果明显。1973年在兵团三师组织了对上述三种除草剂的大面积示范,参加示范的单
位还有八五三农场(二十一团科研站)、八五二农场(二十团)、友谊农场(十八团)、
双鸭山农场(二十九团)、五九七农场(十九团)等,面积达400 亩。1974年还试验将
毒草安与除草醚混用。1973年—1976年应用利谷隆除草示范面积达8 万亩,达到了用人
工和机械除草的效果。
1975年进行了2 ,4 —D 丁酯在麦田的应用技术及对小麦不结实影响的研究,明确
了安全用药的剂量和技术措施,被列为兵团常规生产措施,每年喷药面积达430 余万由。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1977年进行杀草安、除草醚、2 ,4 —D 丁酯、稗草烯和阿特拉津
的大面积推广工作,仅红兴隆管局超过120 万亩。辛明远还到八五二农场四分场七队蹲
点,推广化学除草剂和技术,使化除面积占该队播种面积的80%,获得粮豆大丰收。1975
—1977年,科研所还进行了小麦、玉米田除草剂超低容量喷雾灭草试验,并在局部农场
应用。
1976年,辛明远参加了化工部组织的全国化学除草剂的生产和应用技术考察,走访
了全国主要农药生产工厂和科研单位,为提高红兴隆科研所的化学除草研究起了促进作
用。
1978年,垦区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引进多国的大豆化学除草剂。
辛明远当选为黑龙江省植保学会理事、杂草研究学组委员。省农场总局植保学会副理事
长和常务理事,与省农场总局农业处、植保站共同组织领导了垦区的化学除草剂联合试
验网。并参加了与英国、美国、意大利、西德、瑞士、日本等国外商的技术交流座谈会
22次,(仅1978年9 次,1979年5 次),并代表总局在北京进出口公司与外商洽谈农药
订货问题。
1978年,科研所承担省农场总局交给的对从国外进口的十几种化除农药进行试验筛
选,并组织农场小区试验,大面积应用试验,对药剂的用量、使用方法、施药条件以及
对作物和后茬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开展的项目有:
1、氟乐灵室内盆栽试验。
2 、氟乐灵、拉索、利谷隆、2 ,4 —D 丁酯在草甸黑土、肥沃黑土、岗地白浆土
上大豆除草试验(在同一塑料棚内进行)。
  3、七国生产的12种除草剂在大豆、玉米田小区试验。
4、豆田播前喷施氟乐灵安全播种期试验。
5、五种除草剂对大豆和杂草药害的观察(盆栽)。
6、氟乐灵在大豆田施用方法试验。
7、美国与意大利生产的利谷隆药效比较试验。
8、百草枯对小麦催熟、脱水试验。
提出了对作物安全、灭草效果好的GALEX 、豆科威,氟乐灵、拉索、苯达松等五种
药剂单施的用量和方法。指出前三种农药在5 、6 月份严重干旱条件下施用,雨季之后
效果仍然很好。提出了两种农药混合使用效果好,对作物安全的三个组合及用量和方法
;提出了氟乐灵与利谷隆、拉索与苯达松分期搭配使用高效安全的方法。提出了解决北
方春季干旱,氟乐灵秋季施用的新方法,为农场大面积用药提供了依据。
1979年又对四个国家产品GALEX 、杜耳、豆科威、GOAL、考巴斯、赛克津、抑草酚、
利谷隆和国产的氟乐灵、地乐灵进行了大豆田除草剂筛选继续试验。指出国产氟乐灵、
地乐灵对防除豆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的效果同进口氟乐灵基本一致,可以大面积推
广应用。
1978—1979年,通过农场总局、红兴隆管局组织技术交流、办学习班讲课,印发总
结资料汇编等形式,红兴隆科研所的研究结果大多数被列为总局和管局的农业生产措施,
对垦区大豆化学除草体现了指导推动作用。其中应用面积最大的有氟乐灵、拉索、杜耳
和灭草猛。1979年曙光农场五队以氟乐灵除草,除草率为98.3—99.9%;十一队、以拉
索在低湿地除草,除草率为72.4—78.6 %。1928—1980年全局推广氟乐灵面积达236万
亩。仅1979年红兴隆管局化学除草面积突破200 万亩。为此,农垦部1980年在红兴隆垦
区召开了北方15个省市化除、生防现场会。
为表彰红兴隆科研所多年来在化学除草剂使用技术研究方面的贡献,1979年省农场
总局授于科研成果三等奖,主要完成者有:辛明远、张英武、邱学华、牛建泽、张云鹏、
刘静茹、郑敏、温发钧、邱丽莹、何风华等。

三、8 0年代的试验研究

在农场总局、红兴隆管局农业处领导、红兴隆科研所为主的农田化学除草剂使用技
术试验中心组织,在各农场的积极配合下,积极试验推广化学除草剂,减少了草荒对农
作物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农场、生产队认识,1982年红兴隆管局化学除草面积达335.7
万由,1977—1982年全总局推广化除面积达4 800 万亩。1982年国家农委、国家科委授
予辛明远等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
1980—1982年,主持人辛明远出国进修期间,由牛建泽、张英武具体负责,1980年
开展了国产胶志剂型阿特拉津在玉米田除草试验、STOMP 除草剂试验、MODOWN田间药制
试验,和氟乐灵及残效对小麦、大豆、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1981年,为垦区除草
剂品种不断更新和改变除草剂的单一使用,又对12种进口和国产新农药进行药效鉴定试
验,初步提高灭草猛、Mon —097 、KK—80、枯草多、茅丹的防除效果好,以灭草猛的
杀草谱比氟乐灵宽,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
在解决大豆田苗前除草剂的基础上,1980—1985 年,科研所针对生产需要,重点
对大豆苗后除草剂进行试验鉴定和应用技术研究,继续由辛明远主持了农垦部、总局管
局课题——旱田化学除草研究和红兴隆管局课题大豆苗后化学除草研究。从美国等进口
和国产农药中,鉴定筛选出对作物安全,且能除杀禾本科单子叶杂草的拿捕净、稳杀得、
盖草能、禾草克等;能除杀双子叶阔叶杂草的虎威苯达松、克阔乐、杂草焚等,防除效
果为85—100 %。1985年,为全面消灭大豆苗后各类杂草,他们试验了将虎威与稳杀得、
虎威与拿捕净混用,杀草效果达96.8—100 %。在试验研究各种除草机特性、使用技术
的基础上,在各农场进行了大面积试验,示范与推广,该项科研成果获1983年红兴隆管
局推广三等奖,1984年红兴隆管局推广一等奖,1985年获总局科技推广四等奖。
1989—1990年,由牛建泽主持了对进口和国产农药的筛选鉴定,经试验提出了广灭
灵、普杀特,克莠灵、敌草胺、S —63604 和S23031、XRD —535 ,是大豆田较好的除
草剂,广灭灵和普杀特杀草谱广、特效期长、防除杂草效果好。鉴定出优于2 ,4 —D
丁酯的麦田除草剂,国产绿磺隆,DPX —4189),对多年生杂草有强烈抑制作用,并能
防除对2 ,4 —D 丁酯有抗性的阔叶,禾本科杂草。组织了有八五三、红旗岭、北兴、
五九七、二九一等农场参加的绿磺隆、安磺灵联合试验。现广灭灵、普杀特与绿磺隆已
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参加上述研究的人员还有邰树仁、王宝云。到1990年底红兴隆
管局大豆苗后除草剂应用约占大豆总面积的30%左右。1980—1990年在红兴隆农管局化
除面积累计推广l 552.51万亩,省农场总局累计推广19 438万亩。
1980—1984年,对欧洲菟丝子生物学特性及其防除进行研究,选出拉索等除草剂,
除草效果90%以上,在红兴隆管局推广约5 万亩,以后成为主要生产措施之一。
自1976年以来,省农场总局从国外引进60多种化学除草剂,在以红兴隆科研所辛明
远为主的试验研究下,筛选出适合农场作物应用的品种有46种,其中22种已大面积用于
生产,截止1986年推广应用面积达7137.6万亩,增产粮豆23.7亿斤,增收2.1 —3.56亿
元(见1987年3 月8 日省农场总局农业处“国外除草剂的引进和应用证明”)。
由于黑龙江省垦区杂草种类多,危害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为认清杂草种类,采用
防除措施,在省农场总局植保站的安排下,辛明远、王险峰(总局植保站站长)主持,
1984—1986年共收集了30科70属96种杂草进行拍摄,印制出杂草彩片图谱照片和幻灯片
19 680张,装订出250 册,为省内外教学、科研、农场等单位提供了杂草防除的识别工
具。科研所植保组王宝云、牛建泽,摄像员吕树忱参加了部分工作。
1990年7 月,由辛明远任副主编,编辑了《中国农田杂草原色图谱》(73科309 属
562 种),农业出版社出版,科研所吕树忱、王宝云、牛建泽参加了部分工作。
1988年,由省农场总局农业处王险峰和红兴隆科研所辛明远主持的1978—1986年
《黑龙江垦区旱田化学除草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红兴隆科研所为第一协作研究单位
(见课题计划任务书),获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者辛明远等。参加人
牛建泽等。
多年来,植保组科技人员发表于各级刊物上有关化学除草的试验总结、论文专著,
共38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有20篇,获省农场总局植保学会优秀论文奖5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