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七章 粮食处理和种子加工机械研究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将田间收获的粮食与种子进行晾晒、烘干,是确保丰产丰收的关键一环。机械干燥
比自然摊晒(指水泥晒场)的作业费用降低20%以上,用工减少47%,占地面积可节省
60%,能摆脱雨天无法摊晒,杜绝粮食霉变,对集约化大生产的黑龙江国营农场具有重
要意义。早在6 0 年代初,红兴隆科研所的前身—合江农垦科研所就根据生产发展的需
要,开展了晒场机械化的研究。3 0 年间,随着垦区生产形势和科研所的机构变化,在
曲折中前进,从6 0 年代初为友谊农场粮食烘干研究,发展到遍布四个管理局30余个农
场;从消化吸收国外样机发展到研制适合国情的烘干机、清粮机等配套设备;从晒场粮
食单一机械研究发展到粮食、种子处理工厂化;从参10余个单位联合协作。进行局部设
计,发展到独立承担主持农业部课题并取得发明专利。
建所30年来,在晒场机械化方面先后获得20余项科研成果,并为23个农场完成了35
座粮食、种子处理中心工程的设计与组装。获社会效益2 亿余元,形成了一支具有艰苦
奋斗优良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为垦区农业现代化而奋力拼搏的专业科研队伍。
在垦区科技兴农和建设商品粮基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