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图书情报文献的搜集研究与服务

第二节 图书情报文献的搜集研究与服务



1960年情报资料组成立后,接收了原合江农垦局科委的三麻袋图书资料,主要是垦
区生产技术总结和农作物品种试验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始订购农业类技术书刊,试用国
际十进位分类法分编图书资料。到1966年各类图书增至l 万余册,对外建立了81个情报
资料交换关系单位。“文革”期间,图书资料损失严重,科研所恢复后,除对原有图书
资料进行整理、增订外,分设了书库、资料检索室、期刊阅览室,供科技人员阅览和查
阅资料。设专职图书管理员2 名,分管图书与期刊的采编、借阅等工作,并与全国各省
市科研、教学及情报单位400 多个建立了情报资料交换关系。
为使图书资料理理同步于全国同行业,1983年下半年开始,将1932年以后购进的图
书、资料一律按“中图法”分编、排架、制卡,设有分类目录、书名目录和部分主题目
录,通过订购、交换疏通了情报资料的来源,每年可搜集各类中外文图书、资料约3 千
册。到1990年底馆藏各种文献5 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33 739册、外文图书3 152 册、
中文期刊4 723 卷(合订本),外文期刊l 606 卷(合订本)、文献资料10 649份。共
制作各类检索卡片11 330张。
为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近年来开展了课题文献跟踪服务,向正在进行的科研课
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题录。1978—1990年共提供农业、农机、畜牧兽医三大专业中外
文献题录3500余条。1980年参加了全国农机文献检索网,每年与网的成员单位互相交换
农机专业文献题录50余条,扩充了农机文献检索渠道。
图书馆人员深入课题,了解科技人员的需要、做到有的放失地定购书刊。新书一到,
采用“新书定期通告”方式公诸于众。对重点课题特别足农机课题实行工具书籍人手一
册的借阅方法。1984—1989年,图书馆分获全国农机情报文献网行业评比三等奖,科技
文献分类工作奖,全国农机情报文献网先进单位等奖励。图书馆员李兴华被全国农机文
献网授予1988—1989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张雪艳撰写的《关于农机科技文献网的组织
管理及发展的探讨》论文,获全国农机情报网论文评比一等奖,机电部农机工程司科技
情报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