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刊物编辑与出版
第三节 科技刊物编辑与出版
编辑出版科技情报刊物是情报工作为科研生产服务,推广传播新技术、新经验的重
要手段。建所以来先后编辑发行了近20种情报刊物,其中定期出版和跨区域的刊物有
《合江农垦科技情报》、科技《参考资料》、《经验交流》、《兵团科技》、《兵团科
技参考》、《农场科技》、《北大荒农业》、《北大荒农机》、《农产品干燥技术》、
《科技内部参考》、《信息导报》等11种。
一、合江农垦局科研所办刊物
1960年,由合江农垦局科委、红兴隆科研所的前身——合江农垦科研所主办编印了
《合江农垦科技情报》。该刊结合当时垦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科技问题,如小麦的适宜
播期、小麦赤霉病发生及防治、小麦分段收获、玉米的粉种与保苗、稻瘟病的防治、大
豆落花落荚原因、粘虫玉米螟防治及测报、低湿地改良、ДT —54拖拉机及康拜因防陷
改装、节油、粗纤维饲料提高与利用等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进行介绍,由李宜伟、贾
英甫负责。到1962年2 月共出版60期(以后材料丢失),文字量约48万字。
二、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办刊物
l 、《参考资料》。创刊于1964年8 月,主编贾英甫、陈永承。该刊在垦区内部发
行并对外进行交流,不定期出版。宗旨是宣传和报导垦区内外有关耕作栽培、土壤肥料、
作物育种、农业机械化、畜牧兽医、农业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科学技术资料,传播生产建
设活动中的先进技术措施,交流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和开展稳产高产样板田的综合研究
经验及成果,为所和垦区的科技人员服务,供总局和农场各级领导参考。到“文化大革
命”开始共编辑出版55期,约41.2万字。
2、《国营农场晒场综合研究技术参考资料》和《样板田简报》。
1964年,为配合由东北农垦总局主持,全国13个科研单位和院校共同开展的晒场综
合设计研究,在友谊农场研制三种类型的谷物干燥清理作业站的工作,及时交流有关晒
场问题的科技情报资料、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及配合样板田建设研究,不定期地编印
了该两个刊物,由于存档资料不全,无法统计。
三、三师、兵团科研所办刊物
1 、《经验交流》。创刊于1969年11月,由贾英甫主办。办刊宗旨是交流三师群众
性科学实验活动的新经验、新成果。报导和介绍农机技术革新成果、农业科学实验工作
会议典型经验、玉米双交种繁育制种技术、玉米收获机研制情况、综合灭草技术、种植
绿肥技术、化学除草剂的应用、高温造肥、五四○六及九二○菌肥的制作及应用、无粮
母体、庆曲发酵饲料的制作、多种经营等。到1971年10月第27期停刊,总计约47.7万字。
2 、《兵团科技》。创刊于1971年,由兵团科委主办,三师科研所编辑,贾英甫任
主编。是综合性科技内部刊物。宣传和反映兵团科学实验面貌及农业学大寨、夺高产的
模范事迹,介绍各条战线在科学实验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技术,以及对生产建设和科
学实验有促进作用的国内外技术资料、基础知识等。到1976年3 月停刊,共出版24期,
每期30页左右,总文字量约108 万字。
3 、《兵团科技参考》。创刊于1974年4 月,由兵团科委主办,三师科研所编印,
贾英甫主编。办刊宗旨为及时向基层单位提供新经验和新技术,指导群众性科学实验活
动,不定期出版。到1976年2 月出版33期,约34.8万字。
4 、《科技简报》。创刊于1975年2 月,为配合兵团三师开展的群众性三大作物高
产攻关、仔猪高产多活攻关活动,由情报资料室主办、贾英甫主编,通过《科技简报》
及时交流攻关方案及技术改进经验、成果等。到1976年5 月共出22期,约15万字。
5 、《农机参考资料》。1975年7 月为配合农业机械的群改群革活动,科研所情报
资料室不定期地编印版该方面的资料和改革成果,到1975年底共发行9 期,约7.5 万字。
6 、《科技资料》。为了“洋为中用”,把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介绍过来,用(农
场)以上有关部门、首长和科研单位开阔眼界,吸收利用,1973年5 月由兵团科委主办,
科研所编印,不定期出版。因资料丢失,总期数无法统计。
以上6 种刊物,均在贾英甫了主持下进行,编辑人员还有孪兆融、周清澈、李克猛
等人。
四、红兴隆管局科研所办刊物
l 、《农场科技》。到刊于1976年,季刊,内部发行,由省农场总局科委主办,科
研所编辑印发,主编贾英甫。该刊以交流垦区科研生产经验,报导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农
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农畜产品加工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设有高产经验总结、
土壤肥料、果树园艺、作物育种、机械修理与制造、高产攻关、农机牧实验站工作经验、
生产队科研工作经验、努力健全农科网、大搞群众性科学实验等专题、专栏。还编辑了
“开沟机械专辑”、“小麦专辑”等。总发行36期,约2l0 万字。
2 、《科技简讯》。1976年9 月由红兴隆农管局科委主办,科研所编辑出版、贾英
任主编。《科技简讯》为及时指导农场科学实验和作物高产攻关活动,介绍了革新研制
的几种玉米施厩肥精量播种机械、大豆脱谷防破碎改装、大豆侧深施肥机具改装、新型
化学除草剂等。直接发至生产队。到1978年7 月共编辑出版28期,其中农机15期、农业
13期,总约15万字。
3 、《北大荒农业》、《北大荒农机》。该两个刊物创刊于1979年,由黑龙江省国
营农场总局科委主办,科研所编印,贾英甫主编,为农业综合性刊物,刊号为33—2633
—25,双月刊,内部发行。到1980年在红兴隆科研所共编辑发行14期,文字量约84万字。
编辑人员还有李克猛、李兆融。1981年该二刊物改由农垦科学院情报所编辑发行。
4 、《科技内部参考》。创刊于1980年,由红兴隆农管局科委主办,科研所编辑,
内部发行,月刊(1987—1988年改为双月刊)。主编李兆融(1980—1987年)、沈绍仪
(1988年),编辑杨奎星、郭式建(1982—1984年)、柴春才(1984—1988年)。
该刊以报导红兴隆农管局现代化农业、农机新技术、产品、工艺、科研成果为主,
辅以报导国内外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和动态。该刊报导的许多技术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如大豆苗后化学除草剂及应用技术,1984年在红兴隆管局推广40.4万亩,共增产大豆375
万公斤。到1988年底因无经费保证而停刊。共编辑86期,文字量约284 万字,年平均发
行2.2 万份。1988年获红兴隆农管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5 、《信息导报》。创刊于1985年,由红兴隆农管局科委主办,科研所编辑,八开
旬报,内部发行。主编李兆融(1985——1987年)、沈绍仪(1988年),编辑刘贵明、
张竹轩、柳明等。
该报以开发信息资源,搞活农场经济为宗旨,搜集国内外各类信息,结合农场产业
结构调整、各企业、家庭农场及专业户生产经营的需要,为领导提供决策性信息;为科
技人员开发技术市场、推广技术成果提供方便;为家庭农场及专业户提供农致富信息。
到1988年因经费无保证停办,共编辑发行109 期,文字报导量约185 万字。1986年获省
农场总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6 、《农产品干燥技术》。创刊于1978年,原名《谷物干燥机械情报网网讯》,由
全国农产品干燥技术情报网主办,科研所编辑发行的内部刊物。主编李兆融,编辑邵文
华,1987年停刊(详见本章第五节)。
7 、《情况反映》、《攻关简报》。创刊于1988年,为配合科研所承担的国家“六
五”、“七五”攻关课题研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与同行业交流科研进展情况,不
定期出版,由柴春才编辑。
此外,情报资料研究室参加编辑了红兴隆农管局农机学会1985年、农学会1987年、
林学会1988年《论文集》;受农场总局科委委托,参加编辑了《北方小麦测土施肥法》,
《小麦叶枯病防治技术》,《络合复合微肥应用技术交流材料选编》之一、之二,《784
—1 植物生长激素应用技术材料选编》,《JDl075康拜因SJ4450拖拉机液压系统原理
及维修技术讲义》等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