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生活管理与服务
1961年,科研所设置了行政办公室。同年10月增设了管理科,负责全所的生活管理。
1972年科研所恢复后,所领导、机关科室都非常重视群众生活问题,认识到管理好
科技人员、工人的生活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里专设管理科重点抓好生活管理
问题。从房屋分配、维修、取暖、吃水、蔬菜供应部山管理科负责,并有一名所领导具
体负责后勤生活管理工作,逐步使生活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
一、水、电管理
1960年冬—1981年,合江农垦局科研所为办公室和职工家属解决了用电问题。吃水
仍是用手摇小井和压水井抽水。1965年挖了第一眼机井,建立了水泵房,解决了办公室、
化验室等的自来水。
1973—1978年,全所职工自己动手打机井,挖自来水管道,解决了自来水问题。科
研所住区与红管局住区实现了联网。为了解决水量不足问题,1984年科研所自己建筑了
一个小型补充水塔。
1977年科研所自己投资安装200 千伏安变压器,1976年购买两台发电机组,补充了
统一供电的不足,使科研、生产、生活用电基本有保证。
为了合理使用能源,计划用电、安全用电,1973年所里设置了电工班,专门负责全
所用电管理。1988年在局直地区“三电工作”评比中,科研所获得第二名。1990年,全
所对配电设备进行了更新。
1990年全所用水管理由管理科负责,用电管理由安全保卫科负责,各项工作转入正
规。
附:历年输电线路架线情况
1、1960年,架设所部与良种队输电线路高压2公里,低压2.2公里。
2、1961年,架设所部输电线路高压4公里,低压5公里。
3、1963年,建畜牧队架设输电线路低压1.5公里。
4、1964年,改建线路,架设高压0.3公里,低压0.5公里。
5、1972年,架设田间线路低压3公里。
6、1973年,所家属区、机务车间架设线路高压0.2公里,低压1.5公里。
7、1975年底,增加架设线路低压0.8公里。
8、1985年架设铁路北田间低压输电线路0.8公里。
9、1986年架设职工住区路灯线1.5公里。
二、食堂、宿舍
1、食堂
1963年“东总”科研所建职工食堂431平方米(兼做大会议室),满足了单身职工
和田间作业、加班人员等就餐需要,1969年交兵团三师使用。科研所恢复后,1974年再
建职工食堂,面积240 平方米。1981年又接了100 余平方米,食堂初具规模。设备配套
齐全,有冷冻柜、烤炉,不但能解决单身人员就餐,还能为职工家属提供主食供应。
食堂还搞多种经营生产,用以补充伙食费用不足部分。如养猪,1985年就育肥猪30
余头。还种了菜地,用来解决伙食问题。这些都是炊事人员的业余劳动。食堂隶属管理
科领导。伙食好与坏是关系全所职工生活的重大问题,管理科重点抓好管理工作办好食
堂。
2、宿舍
职工宿舍建于1975年,面积为240 平方米,共计8 个房间,后接100 平方米,设4
个房间。有自来水,并为单身人员供应开水,宿舍卫生有固定人员打扫。
三、生活服务
生活服务主要由管理科负责。内容包括:职工的取暖煤、蔬菜、煤气、架条等的供
应。
蔬菜供应是管理科的一项重要工作。科研所的农业试验场,担负着春、夏、秋菜的
供应任务,春、夏、秋菜由试验场卖给职工,不足部分由市场调节。秋菜供应一般比较
充足,如土豆、白菜、萝卜,大葱等自给有余,还能帮助其它单位解决部分不足。
近年来,每遇淡季,都由管理科统一由双鸭山市蔬菜公司购进部分鲜菜,供应全所。
每逢民俗节假日,还由管理科购进肉类、鱼类、新鲜瓜、果类、豆油等,满足职工不断
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为离退休老干部,老职工送货上门服务等。
每年5 月,由管理科统一安排职工取暖煤的运输,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从1989年
开始,给全所职工解决了煤气的灌气、运输问题。
每年春季,管理科根据职工需要,解决架条的供应。
此外,管理科还为职工及家属的丧葬处理,职工调转货物运输,进行竭诚的服务,
受到职工的好评。
四、防寒越冬
安全越冬是管理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关系到全所生产、科研、生活的重大问题。
每年10月末入冬之前,由所办公室安排,管理科主管对全所越冬防寒工作做全面布置,
然后进行检查,制定出整改措施。
对个人住户的防寒越冬也进行安排检查,从服务队抽木工、电工,对各户进行维修,
解决隐患,防止出现任何事故发生。各户的取暖用煤管理科都非常主动,安排有一名管
理员主抓这项工作。每年入冬后有80%的职工取暖煤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