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共青团 一、组织概况
建所后,随着人员的增加,青年科技人员占90%以上。由党委副书记任兆奎兼团委
书记,沈莉任团委副书记,主持团的工作。两所合并后,团的工作由党委办公室领导,
设一名干事,由秘书兼任。党委书记李成信任共青团委书记,1965年后,由霍林玉任所
团委书记。
1970年,科研所恢复时,只有一个团支部,没有专人负责,归属三师直工科。1974
年成立团总支,由黄民胜任团总支书记,归属管理局政治部直属工作处。1976年7 月,
重建科研所团委。
1990年底,全所有团委1 个,团支部6 个,共青团员102 人,团员人数占青年总数
的89.5%,28岁以下青年占全所总人数23.9%。
1983—1990年团组织、团员、青年构成状况
二、历届团员大会
第一届团员大会:共青团科研所第一届团员大会f1976 年9 月30日召开。大会选举
产生了共青团科研所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黄民胜、王旭生、黄淑娟、胡业平、
高福生、王美杰、王波威、单凤珠。山黄民胜任书记,黄淑娟、王旭生任副书记。
第二届团员大会:共青团科研第二届团员大会于1980年3 月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二
届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徐树荣、黄淑娟、王树堂等。山徐树荣任书记、黄淑娟任副
书记。
第二届团员大会:共青团科研所第三届团员大会于1984年3 月24日召开。金晓春同
志在会上做了《积极投入文明礼貌百日竞赛活动之中,为美化家园、美化生活做贡献》
的报告。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科研所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金晓春、赵云波、李
宏、高景芳、张广鑫、蔺洪臣、周建峰、孙军利、陈鸿燕。由金晓春任副书记。
第四届团代会:共青团科研所第四届团代会于1987年5 月4 日召开。金晓春同志在
会上做了《立足本职、振兴科研,为我所“七五”计划的全面完成建功立业》的工作报
告,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金晓春、唐建军、王慧春、马永
华、陈合、周海深、杨振明,金晓春任书记。会议还通过了第四届团代会决议。
第五届团代会:共青团第五届代表大会于1989年12月8 日召开,会期一天。金晓春
同志做了题为《勇于进取,奋力开拓,为我所双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的报告。大会选
举产生了共青团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陈合、李洁、刘国红、邰树仁、李淑芬、
唐建军、王慧春。由陈合任团委书记。
三、团的工作
1、思想教育
每年所团委配合所党委对青年开展形势任务、理想、传统、法制教育。
1985年11月,所团委结合整党,利用2 天时间,对全所团员、青年进行“远大理想、
党的优良传统、争做‘四有’的80年代有志青年,自觉坚持心项基本原则,开创科研新
局面”等团课教育。组织全体青年收听了老山英雄报告团的实况录音,在青年中广泛开
展同英雄的同龄人比理想,比奋斗,比贡献的大讨论,很多青年纷纷表示,在工作中要
象英雄那样去生活、去奋斗。
1986年初开始,为了使青年知法懂法,号召全所青年积极参加各单位组织的法制课
学习,团委还整理了法律知识复习题,发给了每个团支部,并组织了一次全体青年参加
的法律知识竞赛,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形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所团委还组
织广大青年参加了农场总局团委主办的垦区绿野奖法律知识竞赛,有80%以上的青年参
加了竞赛活动,有六人获得了奖励。
1989年,针对首都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了“澄清思想,认
清形势,担负重任,完成使命”的思想教育。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所团委举办了《向
共和国卫士学习》讲演会,有6 名青年列举了大量事实进行演讲。
1990年,团委举行了由青年和所领导一起参加的《奉献聪明才智,肩负历史使命》
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纪念“五四”讲话座谈会,并由团支部组织团员进行了反复学习讨论,
号召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以实际行动实现历史赋予青年一
代的使命。
1990年开展了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学马列,读好书”活动。成立
了读书自学指导委员会,各团支部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并参加了管局演讲比赛。
2、学习《北大荒人》创业精神
1986年7 月,在全所青年中开展了“慰问‘北大荒’开拓者活动月”活动,以团支
部为单位,以团小组组成慰问小组,对在科研所参加过北大荒建设的老铁道兵战士、转
业官兵和1959年以前来“北大荒”参加建设并一直未离开过垦区的垦荒者,通过家访、
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慰问活动,使青年受到了一次很好的传统教育。有的团支部,用自筹
的经费给老垦荒者买了纪念品,写了对联,送到每个老垦荒者家里,共计慰问40户,慰
问人数49人。
1990年,采取报告会形式,邀请老科技人员梁甲农等给青年讲他们当年开发北大荒
的创业史和个人成长的道路,教育青年明确在改革开放年代建设社会主义仍需发扬艰苦
奋斗精神。所内涌现出“新一代北大荒人”吴魁斌、杜亚联,受到红兴隆管局表彰,刘
贵明、王治安受到总局表彰。
3、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教育
往年3 月5 日为学雷锋日,请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工作的原沈阳军区前进报主编胡敏
同志、及同团领导康福德同志讲述雷锋事迹,向青年提出:“读一本雷锋事迹的书,看
一部雷锋电影、学一首雷锋精神的歌,办一件学雷锋的事”,1984年后,每年坚持在学
雷锋日组织青年走向街头开展宣传和服务活动(打扫街道、清理积雪、开展义务技术咨
询等l0个服务项目),服务人数达100 人次以上。青年杜亚联、李长文被红管局授予
“学雷锋积极分子”称号。
1984年9 月,响应团中央号召,组织青年开展采种支甘等活动,连续两年被农场总
局授予“采种支甘优胜单位”称号,团委书记金晓春受到总局政治部嘉奖和荣立红管局
政治部三等功。
1990年组织团员参加“爱国储蓄活动”超额完成管局下达指标的200%。
4、进行精神文明教育
1984年初,所团委根据红管局团委的要求,向所党委提出倡议,在青年中开展文明
礼貌百日竞赛活动,组织青年义务劳动,打扫卫生街,修路,修花池,垫兰球场等。
1984年后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开展教育。针对
部分青年利用麻将、台球等工具进行赌博的现象,开展谈心活动,帮助这部分人从逆流
中解脱出来。并组织开展有利于陶冶情操,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从1986年以来,所团委为了活跃团的生活,在团支部中开展了最佳团日竞赛活动,
每两月山一个团支部主办一次,然后评出最佳组织奖,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几年来,
为了活跃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三届排球赛、二届羽毛球赛和四届乒乓球赛、开
展了黑板报比赛,读书演讲、上山野游,书法比赛,学跳交谊舞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5、开展“荐优”活动
1986年以来,开展推荐优秀团员入党活动,下发了所团字[1987]]l号文件,对推荐
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和分四步走。五年里,团委共向党组织推荐16名青年入党,其中有
10名优秀团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在青年中要求入党
的越来越多,全所写入党申请书的团员占团员总数的30%。
6、关心支持青年科技人员业务上成长,为“四化”建设做贡献
1989年,团委以组织的名义,与所长、书记、科技科长等人就如何加强青年专业培
训,发挥青年科技人员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建议科技科应让各专业课题组长
有意识地带青年助手,放手让青年人挑重担,对青年提出业务学习的要求。1990年,在
所党委的支持下,全所建立了青年科研基金制度,由所负责筹集资金,支持鼓励青年科
研人员从事上级计划外有前途课题的研究。团委与所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基
金的实施办法。
1989、1990年组织了二次35岁以下青年科技论文的交流与评选,对获奖者发证书和
一定奖励。要求青年科技人员每人每年阅读60篇专业文章;写一篇科技论文、报告或总
结,在所内青年中掀起了钻研技术,努力做贡献的热潮。
7、关心青年生活、婚姻和家庭
1990年,团委参与职工食堂与单身宿舍的管理,成立了伙食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
了二次食堂工作人员、宿舍管理人员与住宿人员座谈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989年团委向所管理科提出在科研所工作的夫妇双方应男女平等地分配住房,为一
些青年科技人员解决了住房狭小或结婚无房的困难。主动为大龄青年做红娘,帮助两对
青年组成了家庭。
8、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1984年后,在所内试行“团支部工作百分责任制”办法,并连续开展了“争先创优
红旗”竞赛,1984—1990年共有14个(次)先进团支部、83名(次)优秀团员、39名
(次)优秀团干部受到表彰。
团员、青年受表彰奖励情况
1990年,根据科研所特点进行了团支部整顿,主要内容是:抓支部班子建设,把年
轻有为、文化政治素质高,热心团的工作,有能力和威信的团员选进基层委员会,团支
部书记配备率达100 %;建立各种制度,落实支部工作计划;对团支部书记培训,召开
支部书记会9 次,以会代课学习团的基础知识;吸收优秀青年入团。
1986—1990年共发展21名进步青年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