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妇女组织

第二章 群团组织

第三节 妇女组织




一、组织概况

科研所建所前期,没有主管妇女工作的专门机构,由行政统管。1982年恢复组建所
工会后,由工会女工委员抓女职工和家属工作。
1983年1 月,在所工会领导下成立了科研所妇女联合会,主任王剑峰、副主任陶淑
芝、朱世勤,委员有刘静茹、郑万英、鄂肖婷、王艳芹、崔英华、薛亚玲。
1985年9 月所召开第二届工代会,王剑峰为工会副主席主抓工会女工工作。1988年
4 月所成立女职工委员会,金晓春任主任,委员有薛亚玲、王瑞芹、马永华、刁淑华、
李莉、易万红、朱顺美。1990年各基层工会成立了女工委员会。

二、妇女工作

积极做好女工工作,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女职工的积极性;做好计划生育
和妇幼保健工作,是“妇联”和所工会经常性任务。
1、计划生育工作
60年代初,国家开始提倡计划生育和晚婚,科研所由门诊所负责抓此项工作。医务
人员带头响应号召,以身作则,并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计划生育和晚婚好处,多次请友谊
农场医生到所做计划生育手术。当时,全所有两个孩子的科技人员多数做了绝育手术。
7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由所政工干事徐雅芹兼抓。1983年1 月所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
由党委书记胡敏任主任,各党支部书记为委员,把该项工作列入党委工作日程,妇联具
体抓此工作。年初摸底制定计划,进行经常性宣传、说服教育,制定奖罚政策、对独生
子女优待,鼓励晚婚晚育等。]984年陶淑芝被评为农场总局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1988
年,该项工作纳入所双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详见本篇第四章)。
2、女工教育
对女工的教育,除与全所职工一起进行外,每年“三八”妇女节都组织各种形式的
座谈会、演讲会、报告会,对女职工进行“四自”教育和家庭教育,并组织开展“女职
工在科研所的地位和如何提高女职工自身素质”的专题讨论会;请从50年代就献身北大
托的老科技人员冯紫琅、陶淑芝等谈体会,教育青年知识分子安心边疆建设,热爱科研
事业;请好媳妇高文芝、李明淑等人介绍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尊老爱幼;请青年女科技
人们谈自己的学习与进步,以及从自身体会中得出的“北大荒精神”、“科研所精神”。
通过典型事例,现身说法使广大女职工在其中受到教育。运用黑板报,电视录像等手段
宣扬女职工中的好人好事,1990年3 月8 日录制“巾帼风流”专题片,反映科研所各条
战线,各个岗位上的先进女职工事迹,在科研所内,红兴隆广播电视台,农场总局电视
中心播放,使广大女职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
1990年,利用“龙江女子支农爱国储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支援农业的教育,全
所97名女职工按上级给指标应储15 000元,实际完成储蓄23 000元,超额指标33.0%。
3、关心、维护女工合法权益
1989年开始,对全所女职工进行定期妇女疾病检查,例名建卡,发现有病的及时给
予治疗,女职工普查率达90%。落实《女工劳动保护条例》,实行定额工资及生产责任
制、承包制以后,试验厂(场)队女职工与另职工同工同酬,并保证了女工孕期、产期、
哺乳期的应有待遇。
4、开展“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评比活动
科研所有女职工200 多名,占全所职工总数的40—45%,是科研所建设的一支强大
力量。为培养女职工自强、自尊、自爱、自信,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精神和尊老爱
幼,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的社会风尚,自1983年以来,在全所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三八
红旗手”、“五好家庭”竞赛评比活动。八年中涌现出所级三八红旗手55人次,五好家
庭98户;红管局级三八红旗手2 名;农场总局三八红旗手4 名;1983年冯紫琅被评为全
国三八红旗手,育种女工委员会连续多年被管局、总局评为三八红旗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