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熊映青

第二章 农场总局级以上劳动模范传略

熊映青



全国农垦系统先进工作者,农场总局劳动模范熊映青,1932年5 月生于湖北省武汉
市。1952年毕业于武汉高级工业学校化工系,1952年底参军,在空军第七师任机械师,
因工作积极荣立三等功二次。1954年在空军第八航校任教员,曾被评为一级优秀教员。
1958年转业到友谊农场,任农机技术员。1973年调红兴隆科研所,1985年11月调湖北第
二汽车制造厂工作。
熊映青同志自1974年开始主持自走式清淤开沟机的研制工作。当时三师(红管局)
所属团队30%处于低洼地带,旱不能灌、涝不能排。仅十八团(友谊农场)历年开沟总
土方量达1300 多万立方米,急于清淤的地段达300 多万立方米,且清淤作业的条件比
挖新沟渠恶劣,广大职工迫切要求把清淤这一作业环节尽快实现机械化。为解决清淤机
的驱动问题,他刻苦钻研,兢兢业业,翻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实际需要,精心
设计了向球塞液压马达。他患有严重的冠心病,有时坚持在病床上画图设计,带领课题
组终于在1980年完成了ZQM5L—5.0 双凸盘轴向球塞液压马达的研制,通过科研鉴定,
填补了我国在该项研究的空白,获农垦部一等成果奖。
在研制清淤机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亲自实践,不断改进。第一轮样机
研制之初,未设计驾驶楼,晴天作业时,尘土弥漫,睁不开眼睛,呼吸困难。在这种恶
劣环境下,熊映青既是设计者,又是驾驶员。为了取得第一手试验数据,他用毛巾围住
脖子,用线衣包住头和脸,戴上风镜,克服困难,坚持作业。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一轮又一轮的改进,冲破种种难关,经过十年苦战,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及业务部门
的史特下,他终于带领清淤机组的同志们完成了第三轮样机的研制,通过了部级科研成
果鉴定。1984—1985年共开沟18万米,挖掘9.2 万立方米土,为垦区农田水利建设作出
了贡献。这项成果获1984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主持研究的ZQM 4 L —2.0 双凸盘轴向球塞液压马达,获1978年农场总局科技大
会奖。他曾先后被评为红兴隆管局劳动模范,农场总局劳动模范。1979年被授予“全国
农垦系统先进生产者”光荣称号。1980年当选为黑龙江省集贤县第四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