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梁甲农

梁甲农



省劳动模范梁甲农,1930年3 月生于湖南省连沅县,1954年12月毕业于北京业大学
农学系。1955年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人学毕业后响应祖国号召,自愿来黑龙江省参加
友谊农场的创建。曾任友谊农场试验站技术员、站长。1959年冬组建合江农垦局科研所
时,粱甲农调任农业研究室副主任、科研所党委委员,负责农业科学研究的筹建及领导
工作。后历任育种研究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科研所副所长。1984年主动要求辞去副所
长职务,专心从事小麦育种研究,任小麦育种课题主持人,高级农艺师。他并担任黑龙
江省种子协会荣誉理事,《中国小麦学》编写委员会委员,被聘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
会粮油组副组长,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员,省农场总局高级技术职称评审
委员会委员。曾参加中国农牧科研教育综合考察团赴加拿大考察,后又以学者赴墨西哥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访问研究。
梁甲农在黑龙江垦区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和亲自主持小麦育种工作。
六、七十年代,针对垦区生产急需抗涝、耐湿、早熟、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他主持小麦
育种同时进行引种鉴定试验,先后推广了克刚、克丰一号、克丰三号等九个新品种,满
足了生产急需,对垦区东部农场小麦产量不断提高有积极意义,并先后带领小麦组同志
一起,共同育成了垦149 、钢107 、钢108 等适合。垦区特点的小麦优良品种,其中垦
149 曾被确定为全省早熟组小麦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对提早收
获,躲过雨季,减少麦收失,促进小麦均衡增产起到过明显作用。东北、华北有些省市
还相继引种垦149 ,有一定种植面积,并获1978年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励。梁甲农被授
予红兴隆管局“科技尖兵”称号,农垦部“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全省科技战线先进工作
者称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粱甲农更加发奋。1980年,他提出改过去一冬南繁一季
为一冬一地连续南繁两季的建议,以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经1980、198l两年冬季大
面积试验,均获得成功,使新品种推广提早了两年。
1983—1985年,他主持的小支育种组承担了国家“六五”攻关课题,成绩显著,获
得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财政部的联合表彰奖励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奖励。
“七五”期间,他主持的小麦育种组继续承担了国家小麦育种重点科技攻关课题。
1987年以后,先后育成推广了垦红5 号、垦红6 号、垦红7 号、垦红8 号等新品种,其
中垦红6 号1990年推广面积达100万亩,被评为农场总局优秀品种,获总局科技进步一
等奖。垦红7 号被列为农牧渔业部1990年首批科研成果推广。
粱甲农热爱农垦事业,多次放弃了往大城市调动的机会,把希望和汗水播种在北大
荒的土地上。他严于律己,艰苦奋斗,不搞特殊化,带病坚持科研实践,积极组织小麦
组同志们繁殖推广优良品种,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1989年被评为红兴隆
管局劳动模范,红兴隆垦区十佳人物,五标兵之一。1990年被授予佳木斯市“优秀共产
党员”,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称号。1988年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工会第十一届代表大
会。《人民画报》、《光明日报》、《黑龙江日报》、《农垦报》等多家报刊登载了粱
甲农为北大荒建设辛勤耕耘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