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贵
张馨贵
农场总局劳动模范张馨贵,1938年10月生于河北省昌黎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分配到密山铁道兵农垦局机务处工作,1963年
调东北农垦总局,1965年调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历任机务技术员,牡丹江局科委副科
长,科研所农机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兼党委副书记等职。
张馨贵满腔热情地投身垦区开发建设。1958年,他在组织垦荒中积极组织开展农机
具革新,被共青团省委和团中央分别授予省和全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
1959年被评为牡丹江农垦局积极分子,1964年、1972年分别被东北农垦总局机关和兵团
三师评为先进工作者。
1973年12月任科研所副所长之后,他负责组织农机科研人员为垦区生产急需服务,
1973—1977年,在兵团三师和所党委支持下,他带领农机科技人员,以专群结合形式,
开展农业生产机械化配套改装研究,推动了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的发展,为农业学大寨
做出积极贡献;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垦区急需而国家又无定型产品的缺门短项新机具研制,
取得多项成果。如玉米收获机、动力中耕机、液压马达、自走式清淤开沟机等,使科研
所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励。
1978年后,他任红兴隆科研所长兼党委副书记,与其它所党政领导一起,积极落实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在所党委统一分工下,他敢
于独立负责,大胆工作,解放思想,放手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安排全所
科研计划,按照党中央布署精神,把科研所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拼搏
的轨道上。
他强调要科研、推广工作两手抓,加快科研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1982、1983
年,耕作研究室的科技人员带头下农场,试行技术承包,他和党委书记胡敏同志积极支
持,一起下农场调查,签订承包合同,制定相应宽松政策,为承包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使科研所纯盈利14 000元。以后又组织带领科技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基层开展
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工作,为1985年以后科研所的改革探索了路子,打下了
基础。
张馨贵同志作风正派,艰苦朴素,从不搞特殊化,平易近人,深入实际,认真执行
上级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并亲自动手总结经验。在他任所长期间,红兴
隆科研所在农、机、畜、科技情报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为农垦经济发展做出了
较大贡献。1984年被省农场总局授予“模范单位”称号,红兴隆农管局授予首批“文明
单位”称号,张馨贵本人被评为1984年农场总局劳动模范。
1984年6 月,张馨贵同志调红兴隆农管局任副局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