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建置沿革




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所辖各农场,有的是从四十年代后期,大多是五十年代中期创建
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农场归属几经变换:有的原为县办农场,后划归省农业厅管理,有的
在成立之初受中央农业部及省农管厅双重领导;有的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师或铁道兵所建。
1963年,中央农垦系统成立了东北农垦总局,各场均归其领导。1968年,东北农垦总局撤消,
成立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各农场改为团,归兵团第三师领导。1976年,兵团撤消,
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下设管理局,三师改为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各团恢复为场,
有十二个农场划归红兴隆管理局管辖。
  1947年8月,正当人民解放战争进入转折的新阶段,双鸭山农场的前身集贤县公营农场即
在四方台地区开荒建点。1947年12月正式命名,归集贤县人民政府生产部领导。 1948乍8月,
曙光农场的前身桦南农场亦建立。1949年,集贤农场、桦南农场划归松江省人民政府农业厅管
辖。
  1954年12月,友谊农场建立。由中央农业部及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农业厅领导。此时集贤农
场已经扩大,改称黑龙江省集贤机械农场,1953年1月1日桦南农场也已与孟家岗农场合并改名
曙光农场,两场均归黑龙江省农业厅(后改为农管厅)领导。
  1955年,二九一农场建立。该场原为农建二师第六团(其前身为步兵九十七师二九一团)。
1956年6月1日八五二农场成立,该场人员以原铁道兵二、三师复员官兵为主体,初时以铁道兵
番号“八五”为头,以大队“○二”编号去“○”为尾,命名为八五二农场,归铁道兵农垦局
管理。同年10月,八五三农场成立,该场是以铁道兵六师、十一师转业官兵为主建立的,初时
以铁道兵部队代号定名为八五○三分场,11月经农垦部批准改称八五三农场,亦隶属于铁道兵
农垦局。1960年铁道兵农垦局改为牡丹江农垦局,八五二、八五三两场仍归其领导。
  1957年铁道兵农垦局将八五二农场三分场扩建为八五五农场,1959年7月改为五九七农场。
该场系以预备四师(即0597部队)转业官兵为主体,以其番号去“○”字命名。属合江农垦局,
同年集贤、曙光、友谊、二九一等场均划归合江农垦局。牡丹江农垦局、合江农垦局均由中
央农垦部领导。
  1963年;牡丹江农垦局与合江农垦局合并,成立东北农垦总局(简称“东总”,直属中央
农垦部),原两局所属的各农场统归东北农垦总局管辖。1963年1月由省农管厅所属的金沙农场
中分出而独立建场的北兴农场,亦归属“东总”。
  1964年,江川农场的前身万宝农场建立。该场是由原佳木斯市所属的万里河农场和宝山农
场合并而成的。同年,饶河农场由八五九农场分出。1965年万宝、饶河两场皆归属东北农垦总
局。
  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农垦系统的机构也发生变化。根据毛泽东同志1968年6月18日的批
示(称“六·一八”批示),撤消了东北农垦总局,组建了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
年9月25日,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的前身兵团第三师组建并开始对所属十七个国营农场(友谊、
五九七、八五二、八五三、饶河、八五九、胜利、七星、勤得利、二九一、集贤、万宝、曙光、
北兴、依兰、佳南、锦江)进行改组。编成十四个团,两个独立营。
  改编后的情况为下:
  友谊农场改编为十八团,辖11个营,159个连;
  五九七农场改编为十九团,辖5个营,39个连;
  八五二农场改编为二十团,辖10个营,102个连;
  八五三农场改编为二十一团,辖7个营,118个连,
  饶河农场改编为二十二团,辖1个营,24个连;
  八五九农场改编为二十三团,辖37个连;
  胜利农场改编为二十四团,辖24个连;
  七星农场改编为二十五团,辖6个营,55个连;
  勤得利农场改编为二十七团,辖26个连;
  二九一农场改编为二十八团,辖1个营,(原锦江农场改编为营,列入二十八团),26个连;
  集贤农场改编为二十九团,辖27个连;
  万宝农场改编为三十团,辖26个连;
  曙光农场改编为三十一团,辖1个营,25个连;
  北兴农场改编为三十二团,辖24个连;
  依兰农场改编为三师独立一营,辖6个连;
  佳南农场改编为三师独立二营,辖6个连。
  1969年8月19日,奉兵团〔兵司务〕第49号命令,从1971年1月土日起将二十三团、二十四
团、二十五团、二十七团拨归六师领导。同年10月根据兵团指示,将抚远地区新建的向阳团拨
归三师领导。该团归入后,与二十一团的五营合并,组建成五十八.团。1969年12月22日兵团
又指示将独立一营拨归第二师领导,1970年10月20日,〔兵司务〕第519号命令,将三十团独
立二营划归兵团直接领导。此外,三师又根据兵团指示,将部分机构作了调整;将三十团十二
连划归二十六团领导;在十八团卫生队的基础上成立三师医院;二十一团卫生所改为三师医院
分院。1971年根据兵团〔兵党〕字第162号批复,将三师医院及其分院分别改编为十八团卫生
队和二十一团卫生队,并重建三师医院。
  附:三师组织序列表
   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组织序列表


  三师司令部组织序列表


三师政治部组织序列表


  三师后勤部组织序列表


  根根中央“压缩部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的指示精神,1976年2月,撤消了黑龙江生产
建设兵团,成立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下设国营农场管理局,原兵团三师改为红兴隆国营农
场管理局。三师所属各团恢复为农场。各团恢复为农场后的名称:
  十八团:友谊农场
  十九团: 五九七农场
  二十团: 八五二农场
  二十一团: 八五三农场
  二十二团: 饶河农场
  二十六团: 宝山农场
 二十八团: 二九一农场
二十九团: 双鸭山农场
  三十团:江川农场
  三十一团:曙光农场
  三十二团:北兴农场
 五十八团:红旗岭农场
  红兴隆管理局现辖十二个农场,两个直属工厂(机械厂、电厂),还有科研所、农机校、党
校、医院等单位。
  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红管局成立了农工商联合公司,以便于发展多种经营。
  1985年开始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实行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经济体制。
   红兴隆管理局机关人员编制表(1984年)


管理局机关附属单位编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