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六章 畜牧业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红兴隆垦区开发初期,农场为解决生产用的畜力,发展了以马为主的大牲畜养殖,为解决
职工、家属副食,开展了零星畜禽饲养。自五十年代后期贯彻“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经营方针,
按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畜牧业,陆续为出口贸易和城镇工矿提供了大量生猪、肉禽、活牛、鹿茸,羊
毛、皮张,相应建立健全了兽医防疫机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一大二公”思想影响和指令性计划制约,垦区畜牧业在经营形式上重
全民,轻集体,个体,在经营畜种上重猪、禽,轻草食动物。同时,由于肉、粮比价不尽合理,饲
养管理水平不高,全民经营的畜牧业长期亏损,集体、个体畜牧业在缓慢发展中不时受到干扰。
进入八十年代,随改革逐步深化,在落实经济责任制和“开放、搞活”中,垦区畜牧业出现结构性
变化。集体、个体畜牧业迅速发展,草食动物饲养量上升,畜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商品率进一步
提高。由此经营状况好转,群众的收益和居民副食供应也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