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经营成果

第四节 经营成果



垦区全民经营的工副业从五十年代后期逐步建立健全了成本核算,加强了经营管理,1958年
扭亏为盈。六十年代初,因国家准许高价销售白酒,农场工业盈利较多,1961年工副业产品销售
利润高达产品销售收入的25.4%。“文化大革命”中,经营管理一度出现混乱,利润减少,1970—
1971年产品销售利润为产品销售收入的0.54—1.09%。兵团三师总结经验教训,改善经营管理,
到1975年,工副业产品销售利润回升到产品销售收入的7.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垦区经济
活动将提高经济效益置于中心地位,对工副业着重抓技术经济指标的落实,经营成果进一步好转,
1979年产品销售利润为产品销售收入的9.6%。此后,面对新出的现生产资料涨价,工资和补贴支
出增多,销售费用上升,虽接连进行了工业调整、企业整顿,但因工业企业改革的步子较慢,设备
陈旧,流通渠道不畅、管理和信息工作落后的状况一时难以根本改善,以致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利用,
部分产品由于滞销而库存积压数量越来越多,经济效益下降。1984年农垦实行工、副、交通运输业
分业核算,工业产品销售利润1,053.1万元,为产品销售收入的5.8%,副业产品销售利润199.9
万元,为产品销售收入的6.9%;交通运输业运输利润186.5万元,为运输收入的6.4%,工副业
产品销售利润总计l,439.5万元,为产品销售收入的6%。1985年农垦企业在财务核算上将营业外
收支和年终超产奖计入各业盈亏,更接近真实地反映工副业经营成果,也明显看出利润率的低下。
累计1949—1985年工副业30年盈利,7年亏损,产品销售净盈利2.05亿元。
1985年全民经营副业利润率: 千元


1985年工业生产主要产品盈亏情况: 千元
0000194;[/$$p]
对垦区工业产值上升而利润下降的趋势,红管局及所属场(厂)已在深化改革中设法扭转。
全民经营工副业历年利润及工业产品单位成本见附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