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

第十九章 计划管理与统计工作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



农垦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红兴隆垦区各农垦单位按国家规定的国民经济计划
方针、任务,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生产建设的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完成指令性计划。在
艰苦困难的大规模垦荒建设中,严格、统一的计划管理曾对合理使用人、财、物力,控制经济建
设的方向、规模,完成创办社会主义机械化大农业、建设商品粮基地和屯垦戍边任务起了重要作
用。但受“左”的思想影响,农垦企、事业单位在计划管理上也一再出现计划脱离实际、比例失
调、违背价值规律等现象,使生产建设遭受损失。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垦区经济开始从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变。与之相适应,红管局
在计划管理上取消了生产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实行指导性计划。进而明确计划管理要“统一性
和灵活性相结合,大的方面管好,小的方面放开”,为发挥企业积极性、促进垦区商品经济发展
而不断探索新路。
为掌握生产建设进程,给编制计划提供依据,监督计划执行,便于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垦
区农垦企,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逐渐得到加强。在贯彻国家统计制度和《统计法》中,保证了区
内经济核算和完成国家经济、社会统计任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