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管理 一、固定资金
垦区农垦企业固定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自筹资金和专项拨款。 1979年实行财
务包干后,主要来源为专项拨款、专用基金、预算内拨款改贷款、国内贷款和国外借款。
固定资产范围。1966年以前,单位价值在2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设备列为固定资
产。1966年财政部、农垦部颁发的《国营农场财务管理办法》规定;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者划为
固定资产管理,按规定进行资产分类,计提折旧。农垦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相当一部分是农业机械装
备,还未提足折旧款便提前报废。除使用管理不当,基本折旧率太低是重要原因。
建场后由于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机械装备水平提高,单位固定资金所
提供的产值、利润也有所增长。进入八十年代,虽固定资产继续增加,但因连年遭灾、生产资料涨
价、社会负担加重,单位固定资金提供的利润下降。
固定资金投资效益比较:
农垦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一向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理权。即使不需要的,也不能自行变卖。
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冲破了这一禁区。1984、1985年向职工家庭农场转让固定资产价值总计
4,759.6万元(原值9,627。2万元,已提折旧3,662.7万元,净值5,964.5万元)。其中,生产
用房25,08万平方米,449.2万元;建筑物5.1万元,拖拉机1,561台,935.2万元,联合收割机
863台,1,366万元,其它农业机械9,725台,682.8万元;动力传导设备及工作机器1,371台,
98.5万元;运输设备1,057台,255.1万元;其它生产用固定资产15.2万元;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952.5万元(内含职工宿舍31万平方米,757万元)。按净值,拖拉机转让价值溢余236.8万元,其
它固定资产转让价值损失 1,441.7万元,净损失1,204.9万元。
历年年末固定资产参见本章附表1。
二、流动资金
农垦企业流动资金包括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等。农垦系统按农场的生产经营规模、
年度生产财务计划和核资标准核拨相应的定额流动资金,以保证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产品资金的
正常合理需要,不足部分由银行贷款解决。1979年实行财务包干后,国拨流动资金大量减少。1983年,
国家规定将企业流动资金交银行按贷款管理。 1984年起,国家不再向农垦企业增拨流动资金。
1981年以前,除1960年因自然灾害较重,农业欠收,资金紧张,向银行贷款2,584.3万元(占
全部流动资金的56%)外,总的看,企业资金状况较好。按销售收入计算,百元占用自有流动资金额,
1970—1978年为53.5—74.1元。即使1979年实行财务包干,因有包干结余参加流动资金周转,仍能
维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但1981年垦区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后,国家停拨流动资金,包干结余又出现
赤字,垦区各农垦企业流动资金极为短缺。而且,在(1)、材料库存超储积压(1982年红管局仅零配
件库存积压就达3500万元), (2)、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粮豆作物综合亩成本1985年比1980年提高
85.9%), (3),基本建设超支占用了流动资金的情况下,更加重了流动资金的紧张状态。 1983
—1985年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占用自有流动资金仅33.8—39.5元。而百元销售收入的银行贷款额已
从1980年的0.93元,猛增到1985年的38.86元,成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经营成果的一大因素。
历年流动资金与流动资金占用情况参见本章附表2。
随垦区各农垦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流动资金占用情况也发生了
变化。在垦区定额流动资金中,产品资金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而储备资金所占的比重则在增
加,生产资金所占的比重却在下降。储备资金的增加既有在生产资料调价的情况下还要保证生产需
要而合理储存的因素,也有盲目采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物资紧缺,因供不应求而大量抢
购以致造成积压的因素。1968年平均每亩耕地三项材料(零件及消耗材料、低值易耗品、其它材料)
占用储备资金5.70元,1971年增加到9.20元,1981年为11.32元。
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农垦企业要求物资部门做到采购有计划,储备有定额,领发有手续,消耗
有定额,建立岗位责任制。采购资金统由物资部门管理。农场仓库没有的个别物资,经物资部门批
准,分场、生产队方可自行采购。工业企业的特需物资,物资部门又不便采购的,经过批准,生产
单位可自行采购。低值易耗品,实行出库时一次摊销,但在使用时建立使用管理制度,非正常损坏
的,个人要负赔偿责任。
对产品管理,建立了入库、保管、出库制度。对自产粮豆,除安排好“三留”外,
及时组织销售,加快资金周转,主要农副产品统一由农场上交国库和组织出口。对零星
农副产品,允许生产单位自行销售,但销售款必须上交,生产队不准坐收坐支。
对货币资金管理,基层单位必须凭证办理、手续完备,严禁白条顶现金。记帐凭证要有会计员
签署,出纳员方可付款。库存现金超过限额,须当日存入银行。现金出纳帐要日清月结,做到帐款
相符。对出纳员经管的现金实行长款归公,短款赔偿。
农场在推行以承包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和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后,因时间尚短,家庭农场自
筹资金能力有限,故基本上仍由农场统一解决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