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组织工作 一、机构沿革
垦区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所建立起来的农场党组织,只设组织干事专管日常党务工作。
1956年,各农场党委设组织科,配备科长或副科长。1958年,农场成立政治部,下设组织科。
1960年撤销政治部,党委设书记处,下设组织部。1961年书记处撤销,组织部由党委领导。1966年
初,农场又成立政治部,下设组织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委及党的各级机构均受到冲击,
组织部门也被迫停止工作。
兵团三师成立后,党的组织工作由师政治部组织科负责,所辖各团的组织工作由团政治处组
织股负责。
1976年2月,兵团撤销,三师改为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原三师政治部的组织科与干部科合
并,改为管理局政治部组织处。1980年,管理局政治部撤销,组织处改为管理局党委组织部。管
理局所辖务农场及红兴隆机械厂党委均设组织部,其他直属单位设政工科,有专人负责组织工作。
二、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
垦区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工作。农场初创时,党组织尚处于秘密活
动阶段,即注意了抓好组织巩固和发展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47年集贤农场建立时,
当地人民政权成立不久,周围匪患较为严重,农场职工成分又较复杂,党组织经常在晚间召集党员
开会,收集情况、研究工作。要求党员不仅要在生产建设中起带头和骨干作用,并要自觉担负场内
治安保卫和稳定职工情绪工作。1948年8月,党组织公开时,即成立了支部,划分了党小组,并在职
工中培养骨干作为发展对象。秋收后,选送一批积极分子参加集贤县委组织的训练班,并从中发展
了8名党员。桦南农场在1948年建场时就建立了党的组织,1953年1月与孟家岗农场合并为曙光农场后,
成立了党总支。翌年,即在基层建立起7个支部。党组织在提高职工政治思想觉悟、团结教育解放战
士和发展生产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五十年代中期,垦区务农场先后成立了党委会,并逐步建立了分场级党委或总支。基层单位均有
党支部,党的机构已经健全。1955年2月,二九一农场党委成立,全场建立了4个总支17个党支部。同
年集贤农场成立了党委,辖12个支部。友谊农场1956年成立党委时,全场即建立了6个基层党委,22个
党支部。同年11月建立的八五二农场党委,下辖5个基层党委45个党支部。1957年3月八五三农场正式
成立党委后,翌年即有基层党委8个、支部91个。1958年五九七农场建立党委,下辖7个基层党委、
3个总支、38个支部。同年曙光农场党委成立,基层有10多个支部。1964年万宝农场党委成立,辖基
层支部10个。北兴农场党委辖支部27个。同年饶河农场党委成立,基层亦设支部。五十年代末至六
十年代初期,党的组织生活比较健全。基本上坚持了“三会一课”(每月一次支部大会,一次支委会、
一次党小组会,一次党课)制度。党员精神面貌好,党的风气正。尤其是开展学雷锋运动之后,党员
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大有提高,广大党员经受住了艰苦生活的考验,带领群众完
成了开荒建场的任务。
1957年,各农场党委根据上级指示,先后在党内布置进行整风,号召党员、干部以大鸣、大放、
大字报的形式,揭露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随之又转为“反右”斗争。1959年至1960年党内继
续整风,批判“右倾思想”。随后形成“个个检查、人人过关”局面.有一批领导干部被认为是
“思想右倾”(主要是对“高指标”、“瞎指挥”有意见),受到批判和处分。
“文革”初期,各级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各级党委领导人及大部分基层支部书记遭到批斗,
被称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简称“走资派”。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969年1月,兵团三师党委成立,结合师、团的组建工作,开始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组织
应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
先锋队组织”的五十字建党纲领,进行党组织整顿。师党委组织了师、团、营三级工作组,在十八
团一营二连进行整党试点工作。随即在全师678个支部中的559个支部进行整党。着重提高党员的阶
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吸收了一批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忠于四无限”(即忠于党、忠于毛
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对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信仰、无限崇拜)的人入党。在这次整
党中,共发展党员1,019人。劝退意志衰退的党员48人。一些对“文化大革命”有抵触情绪的老党
员被“挂”起来,暂缓登记。“文革”中遭破坏的党组织活动,开始恢复。
1973年,党内进行“批林整风”运动,通过批判林彪的形“左”实右的机会主义路线,进一步
坚持“三要三不要”的原则(即:要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要
团结、不要分裂)。各级党委结合批判林彪的极左路线,整顿党风,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贯彻民
主集中制,要搞“群言堂”,不要“一言堂”;二是反骄破满,增强革命团结;三是纠正违反政策、
纪律,搞特殊化,请客送礼,搞不正当的“协作”等不正之风。同时对86个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
全年发展党员l,318名,发展团员20,475名(当时师内无团委组织,团的工作由组织部负责)。
1974年,师党委重点抓了党内的各种违纪问题。处理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迫害女知识青年的案件
38起,开除了其中犯严重错误党员的党籍。
1975年,全师进行基本路线教育。内容是宣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着阶级、阶级矛
盾和阶级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抽调师、团党委常委77名,师各部门领导56名,机
关干部541名及一部分下属单位干部共1,313人,组成“基教”工作队,进驻214个连队,开展“抓
基层、打基础”运动,整顿了十一个方面的违纪行为:1、削弱民主集中制,破坏党的团结,2、贪
污盗窃、投机倒把,3、擅自处理国家固定资产;4、搞楼堂馆所等计划外建设:5、“以物易物”
走后门;6、大吃大喝,请客送礼,接受贿赂,挥霍浪费;7、压制民主、打击报复,8、奸污、迫
害女青年,腐化堕落;9、革命意志衰退,干劲不足,贪图安逸,玩忽职守,10、丧失阶级立场,
搞封建迷信活动,11、无组织、无纪律。
通过教育和整顿,214个单位中,好的连队由46个上升到124个,中等连队由99个改变为64个,
差的连队由?9个下降为26个。全师901个支部在各方面有明显变化。
1976年,管理局成立后,党委布置在全局内继续进行基本路线教育,组织了有1,271人的工作
队,进驻99个生产队,同时分期分批组织16,000名党员集训。全管理局1,000个支部,63个分场
级党委,6个场党委进行整党整风运动。1977年,局党委号召各级党组织坚持一季一次谈心会,半
年一次小整风,一年一次开门整党。坚持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党员讲评活动。鼓励党员干
部带头坚持参加义务劳动。
1978年,在党内进行肃清“四人帮”流毒活动,加强党纪,检查出各类违纪案件 158起,处理
犯错误的党员、干部122人。同时,评选出场级优秀党员408名。
1979年,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
风。平反十年动乱中铸成的冤、假、错案。1978年至1979年对受到错误处理开除党籍的130名党员
恢复了党籍,发展了党员3,109人。
1980年,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新
党章(草案)。全局共举办10l期学习班,培训党员8,427人次。管理局党委制定了党员“十不准、
十必须”规定,开展了做合格党员的活动。查出以权谋私等案件111起,开除党员6人,全年发展党
员733名。
1981年,各级党委举办党员学习班,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
题的决议》。着重解决对建国以来的历史估价的认识,总结“文革”的沉痛教训,恢复毛泽东思想
的本来面目,正确分析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和“文革”中所犯的严重错误。党员队伍中长期形成
的“左”的思想影响开始得到澄清,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得到恢复。在党诞生六
十周年之际,全局评选出8个管理局级的先进党支部,受管理局党委表彰党员52人。全年发展党员
1,027人。
1982年,着重学习了党的十二大文件,开展创“先进支部”、评“优秀党员”活动。全局有65名
党员被评为农场总局级优秀党员,86人被评为管理局级优秀党员,31个党支部被评为管理局级先进支
部。全年发展党员272名。根据上级党委部署,结合国营农场企业整顿,在友谊农场进行了整党试点
工作。
1983年,局党委作出决定,开展“向模范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桂体仁学习”活动,进行
“创先争优”活动,表彰优秀党员861人,评选出114个先进党支部(其中管理局级的优秀党员100名,
先进支部18个)。
同时,经过整顿作风,查出违纪案件206件,受处分者80人,其中开除党籍8人。通过学习十
二大文件,整顿三不纯(思想、作风、组织)问题,全局24个场级党委中,有 16个党委的党风有了
明显好转。
1984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进行整党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整党文件精神,采取未整先改的措施,结合清理“三种人”的核查工作,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
以权谋私等各种不正之风进行揭发、调查和处理。整党的试点工作在友谊、曙光两个农场进行。参
加试点的除两个场党委外,还有9个分场级党委、两个总支、53个党支部,共867名党员。试点工作
于1984年4月结束。同年11月20日,全管理局开始全面整党。第一批包括管理局党委、局机关党委、
行政处党委、党校党委、公安局党委、检察院党组、法院党组,还有友谊农场的分场党委和曙光农
场的生产队党支部。共有4个场处级党委、15个分场级党委,3个总支,327个党支部,4,167名党
员参加。第一批整党工作于1985年7月20日结束。第二批从1985年10月开始,进行一年,参加单位有
各农场党委、机关及场直属企事业单位党委,共计18个场处级党委,25个分场级党委,16个总支,
637个支部,9,786名党员。
通过整党,党员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进一步肃清了“左”的
思想影响,增强了改革意识,促进了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党员的政治素质明
显提高,党风进一步好转。全管局共纠正14名副处级以上干部的子女、亲属在上学进修和工作安排
上的不正之风。其中6人补交进修费6,660元,4名干部子女和亲属退回原单位工作。纠正了11名不
符合条件的转干和提干的做法,使647名党政干部停止经商,纠正了19人在住房、改建房屋方面存在
的问题,其中7人补交建房材料费8,000元,清退“小红包”款4.2万元,收回占用公款、公物款45
万元。此外还收回一大批不合理的奖金、实物款、陪餐费、长期未还的内外欠款。
通过整党加强了领导班子的建设,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在对党委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
各级党委都抓了领导班子的调整工作。对五个农场和五个处级企事单位的党委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选拨了一批具有大专学历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干部充实到场、处级领导班子中去,调整53个分场级
和728个生产队领导班子共1,686人,使各级领导班子的文化知识和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垦
区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整党中,认真查处了干部中存在的严重以权谋私、严重违法乱
纪条件260起,其中大案、要案101起,认真清理了“三种人”,坚持党员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了
组织处理。全管局共处理党员242名,其中开除党籍21名,留党察看38名,严重警告20名,警告34
名,撤销党内职务的4名,予以缓登的87名,不予登记的34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4名。使党的
组织更加纯洁,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得到提高。整党以来全管理局发展党员1,434名,使党组织增
加了新的力量。
三、党组织和党员变化情况
1、各级党组织历年变化情况
2、历年党员变化情况
注:包括友谊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