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


垦区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比较多,他们绝大部分是转业官兵,对垦区的开发建设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
垦区现有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2,567名,按中央有关老干部政策规定够离休条件的
2,524名,可做退休对待的43名。其中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3名,抗日时期227名,解放战争时
期2,337名。
这些老干部原籍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有的是1954年转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师
官兵,有的是1956年转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战士,有的是1958年诸兵种的“十万转业官兵”,
还有建场初期国家为加速垦区建设,从地方政府抽调来的各级领导骨干和各类专业技术骨干,少数
是1966年以后部队转业干部。
这些同志来自五湖四海,然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奋斗目标,把他们聚集在祖国
的北大荒。北大荒的一切成就,都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和血汗,他们不仅无私地献出了青春年华,有
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所体现的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哺育着一
代又一代北大荒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年事已高,按照中央政策规定,已先后退居二、三线的共计1,471人,
约占老干部总数的69%。
为加强老干部的管理,管理局党委根据《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于1980年9
月22日成立了老干部工作委员会,下设老干部办公室。至此,老干部工作,做为干部工作的一个组
成部分由组织部单独分离出来。
老干部委员会的成员:
主 任:张汉荣
副主任:铁 岭 丁玉璞
委 员:李文枢 李俊杰 陈 晏 李奎士 刘振海 孙俊溪 李德科 毕忠信
老干部办公室:
主 任:铁岭 丁玉璞
与此同时,务农场先后建立了老干部机构,并配备了专(兼)职干部,具体负责老 垦区各场已
有专职机构六个科、一个处,专(兼)职干部59人,为进一步开展老干部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垦区老干部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1,471人。对这批老干部绝大部分做了妥善的就地安置,其
中有97名做了跨省或在本省内易地安置。
老干部经过党的长期培养和实践锻炼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丰富的工作经验,其中有不少同志,
具有某种特长和专业知识,虽然他们已经离休,但在四化建设中仍是一批不可忽视的智力资源。
第一次老干部代表会,于1983年6月底召开,与会代表96人。会议期间表彰了八五三农场顾问
章荣贵、二九一农场顾问吴义录、曙光农场中学原教导主任李跃长、局直卫生所原所长付显亭、友
谊农场离休老干部王奎双、双鸭山农场离休老队长刘国良等6名先进代表,并给章荣贵记了功。
第二次代表会于1984年9月召开。与会代表99人,这次会议对八五三农场六分场离休女医生迟
新、八五三农场二分场王树功、曙光农场李泽林、李跃长、局直付显亭等五名同志进行了表彰奖励,
同时奖励了八五三农场、五九七农场党委和友谊农场老干部科三个先进集体。
老干部离休后仍在各条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才智,发挥着本身的专长,有的在为新班子当参
谋;有的继续分担一项专业工作,有的任校外辅导员,有的当义务通讯员;有的参加场史编写,
有的在搞调查研究。他们在历史上有功劳,退居二、三线后仍然兢兢业业地为垦区建设事业费心
操劳,继续做着贡献。
为适应老干部工作的新形势,根据老干部的特点使他们安度晚年,各级党委把老干部工作纳入了
议事日程。现在,垦区已建立老干部活动室48个;老干部病房14个,拥有床位124张,专用车辆七
台,为老干部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使老干部思想充实,心情愉快。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让他们健康长寿,余热发光。
附表1 干部基本情况统计表:


注:不含友谊农场,不含中、小学教师数。 数字截止时间:1985年12月31日
附表2 企业单位分业人员统计表:


注:不含友谊农场,不含中、小学教师数。 数字截止日期:1985年12月31日
附表3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注:不含友谊农场;不含中厂示学教师数。 数字截止日期:198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