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办公室

第二节 办公室


红兴隆管理局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分管文秘、档案,信访、生活管理,会议安
排及各部门工作的协调等各项行政工作,办公室下设秘书科、档案科、管理科及群众来信、
来访办公室(信访办),并设小车班。
各场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秘书、文书、档案员、管理员、另设群众来信、来访办公室。
一、文秘、档案
垦区各场历届党政领导对文秘、档案工作均很重视。建场初期即配有专职文书,掌管印
信、文件、档案,后又设专职秘书及档案员,有正规的收发室、档案室,逐步形成一套比较
完善的工作制度,六十年代普遍设有打字室。对文件的收发、保管,简报的编印、发行都较为
正规。
三师于1968年成立了保密室,健全了保密制度,文档工作按部队体制进行。红兴隆农场
管理局成立后,把原保密室改为档案室,后又成立档案科,下设档案室,加强了对档案的管
理。档案室现存文书档案1,003卷,其中永久保管453卷,长期保管398卷,短期保管152卷。
科技档案开始逐步集中管理,1985年已收集478卷;会计档案也将统一管理。
为了捉高文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局组织了各级文档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有的送到外面培训,已有一批文档人员通过培训及函授学习,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二,信访
垦区各场在建场初期,信访工作由党、政两办公室管理,主要受理一些职工对就业、工
资和福利待遇方面提出的问题。这一时期由于职工福利待遇和工资待遇都比较平均,因此信
访量较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使社会秩序混乱,各级党
组织和行政机构处于瘫痪状态,国民经济遭到破坏,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造成大量的冤、
假、错案,潜在的信访因素在增加。
兵团三师组建后,信访工作由军务股负责,后转交政治处。
1976年9月,兵团三师改制为红兴隆管理局,即成立信访科,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问题。1978年共
接待群众来信378件,来访102人次,1979年接待群众来信3,548件,来访3,092人次。对于群
众大量的来信和来访管理局本着有错必纠的政策,都进行了恰当的处理,使长期得不到解决和
纠正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纠正和解决。
1980年以后,群众来信、来访逐年明显减少。1984年,垦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办
家庭农场,在这场改革中,涉及到职工的工资、奖金、土地承包和福利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因
此,信访数量明显增加。1984年群众来信684件,来访464人次,比1983年来信 339件,来访358
人次增加近一倍。1985年群众来信、来访又有所减小。1978年至1985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14,897次,其中来信9,046件,来访5,85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