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明
李延明
李延明,1926年10月出生在冀东燕山脚下滦河南岸迁西县白庙子黑汀村。13岁至18岁期
间在家干农活。1944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曾先后任卫生员、
医助、军医、主治军医、卫生队长、团后勤处处长。并多次被评为团、旅、师、军后勤部
的先进工作者。1969年2月来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一团,任政治处主任。后任三师医
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李延明常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李
延明生活俭朴,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对人民群众的困难总是伸出温暖的双手。1960年他
把100多元钱送到了部队驻地附近的农村灾区。后来为了支援家乡建设,又把200多元积蓄寄
给队里。
在任三师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期间,他一心扑在医院的建设上。就在他满腔热忱地关心
别人的时候,自己的脑动脉硬化症和冠心病却越来越严重了,头痛,心绞痛经常发作。他背
着同志和亲人超剂量服药来支撑着自己不至躺倒。他说:“宁可死在工作岗位上,也不躺在
病床上。”
1979年初春的一天夜里,他的病又复发了,脸色蜡黄,满头虚汗,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他的爱人见此情景,赶忙去招呼医生。他却不让,说:“深更半夜,不要去麻烦人家。”后
来,他被抬进了病房急救。可是,第二天上班时间一到,他又把病房变成了办公室,硬要各
科室领导在床前汇报情况,研究工作。
1981年夏天,正是三江平原遭受涝灾最严重的时刻,局机关和局直单位参加了农场抗涝
抢收小麦。他带领医院的同志来到二九一农场五队。一下车,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严重的内涝
情景,割倒的麦铺泡在水里,不少穗头已经长出芽,站立的小麦一半露出了水面,在风雨中
抖动。
他忙着把大家食宿安排妥善,自己却和另外一个干部住进一间平时很少住人、窗户缺少
玻璃的小屋;
8月27日上午,到地里从水中往外背麦子,小伙子们一次背4捆,50多岁的他同样背4捆。
麦垛离脱谷点越来越远,地里的水也越来越深,没过了膝盖,浸到了胯骨。100米、200米、
300米,一趟、两趟、三趟……。
他因疲劳过度,心脏病急剧发作,昏倒在麦地。在送医院抢救途中,心脏停止了跳动。
人们深深地怀念他。含泪整理他的遗物。在他的日记本上发现一首他在病重时写的咏志诗:
生命价值草变乳,
点点滴滴是年华,
时代要我倍勤奋,
只愿丹心放火花。
9月23日,省农场总局党委作出《关于在全垦区广泛开展向李延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