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水出槽的时候
在江水出槽的时候
在江水出槽的时候
原江川农场副场长 原云巨
江川农场的前身万宝农场是1964年创建的。那时,省农管厅调来一批拖拉机和全部配套
农机具 6月15日开始破土开荒,至7月底共开荒9万亩。8月13日,天气突变,雨没完没了地下
着,松花江水日趋上涨,威胁着整个农场。一夜间,江水出槽,场区白亮亮的,天水相接,
一片汪洋。新开的土地被淹没,庄稼遇到了灭顶之灾。机械幸而抢救及时,才免受水淹。
农场的灾情十分严重,从二龙山、克山、宁安、“十一”农场和附近公社调来的机务工
人思想波动很大。有的说:“计划秋后搬家,现在看样子房子不能盖,家肯定是搬不来了。”
有的说:“开的地和庄稼都被水淹了,白费劲了。”也有人说:“解放前,这个地方的大地
主都被水淹跑了,日本开拓团在这开过地,也被大水冲跑了;解放后,也有不少单位想在这
开荒建场,都没敢干,咱们恐怕也站不住脚……。”有的人要开调令,返原籍。我们听到了
这些反映,及时开会,研究了当前工作:一是要做好思想工作,安定职工情绪,二是要采取
紧急措施,开展抗灾自救粮食自给。组织上决定让我抓基建工作,解决职工两地分居问题。
当时,物资缺乏、工人情绪又不稳定,盖房子谈何容易。盖好了房子、水淹过来又怎么办?
我真拿不定主意,最后我想还是到附近农村找老百姓去了解一下情况吧。当地老百姓说,这
个地方是个好地方,大水发过多次了,可是停不了多久就会撤下去,没有什么可怕的。听了
这些话,我心里踏实了,我们又进一步分析了水情,认为老乡的话是对的,我们再修上松花
江防洪大堤,万宝农场就能在这站住脚,负责房建工作的刘金凤说;“我们定的几个点都是
山包高地水上不去,不影响盖房子,只要有木材就能盖房”。于是,我们决定抓紧时间备料,
首先抢运木材。
过去我曾见过水上放木排,我们也要利用这个办法,趁大水未撤之前,把万里河存放的
建房木材运到新村。当时就找会游泳并且水性好的张来水、会划船的范文合,“活地图”杜
宝善和机务技术员王培助等人,乘着小船共同察看三十多里水路放排路线,随即做上标号。
经过探查,了解到一般的地面水深在1.5~2米,大部分草稍露出水面,凡是不露草稍的明
水,水深一般都在3米以上,不是原来的干沟子就是水线,这对放木排是很有利的。当然还
有不利条件,都要想具体办法来解决。放木排时,深水用木杆撑,浅水用杆撑加人力推。木
排长5米、宽3米、高半米,在水深1.5米左右能浮起来。为了放排顺利,大家订了几条规则,
又动员全体机务人员,凡是没有病的人都要参加放排。当时组成10个放排小组,每组3人,
至4人,于8月17日开始放排运木材。夜间靠月光照明,北斗星当指针,天河定方向,冷了喝
口酒,困了换班打个盹,就这样大干了三昼夜,将万里河存放的135立方米建房成材全部运到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