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信访工作

第五节 信访工作




农场信访工作,在六十年代未设专门机构及素职人员,只由党委组织部门兼管,党委书
记、场长都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场的
信访工作无人过问,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二十九团于1974年在政治处组织股设信访干事,
由祝书经担任。1977年生产建设兵团撤消后,二十九团改为双鸭山农场,成立了群众来信来
访办公室,由马淑芬负责信访工作。从1975年设专人负责开始,至1984年,信访接待人员做
了大量的工作,共接待来访者3356人次,接受和处理群众来信678 件。尤其是粉碎“四人帮”
以后,拔乱反正期间,农场做了大量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群众来信、来访者达到了高潮。
仅1979年一年中,信访办公室就接待了来访的群众1506人次,接收和处理群众来信418 件。

1983年至1984年,信访工作在场党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在各业务部门的支持和
配合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做到了信访“三无”,即:全年无积案、全场无越级上访者、
无上访老户。

1984年6 月农场建立了信访网,在各级层单位建立了信访小组42个,有信访小组成员118
名,基层单位信访小组由支部书记或治安保卫委员会主任担任组长,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
全年基层信访组接待来访群众650 多人次,将大量的矛盾在基层就地解决。全场又建立了《
信访工作岗位责任制》,从场主管领导到办公室领导,工作人员及各科室负责人,都有明确
的责、权,利规定,照章奖优罚劣,有效地防止了互相推托的现象发生。信访部门并建立了
信访工作栏案、认真做好对信访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与立卷归档工作,使每处理一个案件
自始到终都有理有据,有文字材料,有经办人签名盖章。到1984年底已建立信访档案25卷,
接待来访者75人次,接收处理来信28件,未留后遗症,受到管局和总局的表扬。

1985年场深化体制改革,设政务办公室,信访工作由民政助理袁祖友兼管,因力量不足,
工作稍差,越级上访量比上午增加19%,全年共接待来访27件,达89人次。年终积案占主案
数22%。

1986年7 月撤销政务办,成立民政信访科。李树昌任科长,并主抓信访工作,重订了各
种规章制度,恢复基层信防小组,全年收接来信23件,接待来访27件,共141 人次,比上年
增加36%,但年终无积案,越级上访量比上年下降15%。1987年制订信访工作要点和措施,
着重抓了基层信访稳定工作,重视初访,控制越级上访,对老越级上访户采取“三定一包”
措施,实行场领导定期轮流接待制度,全年,场长亲自批办信访问题118 件,党委书记批阅
77件,信访科接待来访33件共162 人次,来信55件,越级量比上年下降18%,年终无积案。
信访科被总局评为先进单位。科长被管局评为信访先进工作者。
历年接待、处理来访来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