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工会

第二章 群众团体

第一节 工会




一、工会组织机构沿革

农场工会成立于1950年2 月5 日,当时名为集贤县公营农场工会,由集贤县总工会领导,
有会员100 余人。杨维昌担任主席,设会计1 人。1951年,农场扩大,并改名为松江省国营
集贤机械农场,归省农管厅管辖。1952年9 月,工会进行改组,名为集贤机械农场工会,由
靳祥担任工会主席,下属的6 个农场均有基层工会。全场会员增至450 余名。当年召开了第
一次全场工会会员代表大会。1954年12月,农场改名为黑龙江省国营集贤机械农场,撤消分
场,工会的名称也随之改变,但仍由靳祥担任主席。各基层单位成立了基层工会。1956年5
月随着农场名称的改变,工会又改为国营集贤农场工会。由金永华担任工会主席,直至1958
年。在此期间工会设干事一名,会计1 人。1958年底全场已有会员820 人。

1959年至1963年由于大批转业官兵及支边青年到场,工会会员人数逐步增加,至 1963
年会员达2000多人。在此期间由于新兆担任农场工会副主席,后又代理主席。场工会设干事、
会计、出纳各一名。农场曾于1960年至1962年下设3 个分场,分场设工会干事,各生产队有
基层工会。

1963年2 月,农场归农垦部东北农垦总局领导,工会亦归总局工会领导。工会主席由王
文章担任,王文章调离农场后,由孙朋接任工会主席。直至1966年冬季,会员有2300多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会组织即被迫停止了活动。1969年4 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
团成立,集贤农场改名为二十九团,属于部队行列,故无工会组织。1977年2 月,二十九团
改为双鸭山农场。1978年12月又恢复了工会组织。由葛连宽担任工会副主席,工会没干事3
人、会计1 人。同年9 月19日至21日召开第二届第一次全场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学
习贯彻了全国总工会第九次会议文件精神。场党委6 名常委参加了代表会。经大会选举出曹
树树、张玉清、葛连宽、刘天信、孙朋、李为澄,范亚兰、王义忠、张吉贵、刘忠林等人为
工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0年4 月,郭文祥任工会主席,工会设干事4 人、会计1 人,图书管理员2 人。电影
队归工会领导,有队员8 人。同年11月,孙国臣担任工会副主席。郭文祥退居二线任视察员
后,由孙国臣主持工会工作。1984年5 月,赵振宇任工会主席。至此,工会有主席、副主席
各1 人,干事5 人(分管组织、宣传、文体、安全生产、劳动保险)、会计1 人、美工员1
人、图书员1 人。

工会所辖的电影队有队员5 人。
历届工会领导人名单




二、工会基层组织会员

1 ,工会基层组织1950年工会初建时,无基层工会,只有工会小组,1952年以后各生产
队均有基层工会,下设工会小组,基层工会设主席,有工会委员5 至7 名,1960年至1962年
农场有分场时分场设一名工会干事,分场一级无工会委员会组织生产队设相当于车间工会一
级的基层工会组织,按行业设工会小组(如按队部、机务各车间。农工各班、排,畜牧排,
工副业班组,学校、卫生所划分工会小组),1963年分场撤销后,各基层单位工会组织情况
未变。基层单位工会设主席、副主席、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生产委员、生活福利委员。女
工委员。

2 、工会会员农场干部和正式工人,大部为工会会员,能按工会小组过组织生活,按月
交纳会费,积极参加工会举办的各项活动,会员人数从1950年初建时的100 余人已增至1984
年的5902人。
历年工会组织与会员情况





三、工会各项工作农场工会的主要工作,除了积极发展会员向会员和工人进行政治思想
教育之外,还要协助生产部门组织安全生产和劳动竞赛,搞好职工的生活福利工作,组织职
工学习文化和技术,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1 、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农场工会对会员和工人进行政治
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组织人员到基层单位做时事报告,宣传国内外形势,举办图片展览,
对职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六十年代,工会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雷锋事迹,
号召职工向雷峰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创造更多的财富。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
初期,组织职工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和十一届六中全会文件,学习全国工会五大文
件和党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教育职工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探索和革新,并利用
图片展览介绍建国三十五周年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宣传“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的先进
事迹,号召职工向朱伯儒、张海迪等先进人物学习,宣传本场勇斗歹徒的好青年史占江的事
迹,号召职工勇敢地向坏人坏事作斗争。1983年至1985年党中央有关农村经济改革的三个一
号文件先后下发,工会又组织职工学好中央文件和有关体制改革办好家庭农场的材料,鼓励
职工要站在改革的前列,勤劳致富。

2 、组织劳动竞赛每年在春播、麦收、秋收等农忙季节,工会制定好劳动竞赛方案,在
农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派人到各基层生产单位组织劳动竞赛。为开展红旗车组竞赛,争
当红旗手活动。五十年代曾开展“双五百,满负荷”先进生产运动,六十年代开展过红五星
车组活动(麦收中机车每达到一次收割要求和指标,在机车上喷刷一颗红五星,奖励20元),
在农忙中开展的争当“飞刀手”活动等,优胜者发给奖状和奖金。1980年1987年麦收和秋收
中,连续开展劳动竞赛,鼓舞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加速了收割速度,提高了收割质量,增加
了生产效益。在竞赛中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分子,他们为广大职工树立了榜样。在生
产和革新中,职工常提出合理化建议,仅1987年就有359 人提出合理化建议511 件,已采纳
489 件,创价值115 ,300 元。

3 、搞好职工生活福利工作工会从各个方面关心和做好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生产。如对
生产队食堂的检查与评比,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发放困难补助金,对劳保职工和伤残职工发劳
保费和残废金等,自1979年至1384年10月底,已发放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62920 元,1984年
全年发放职工生活困难补助金10325 元。

1979年至1984年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发放情况如下:

1979年 70030元

1980年 11200元

1981年 9245元

1982年 13020元

1983年 12100元

1984年 10325元

1985年 9705元

1985年 9705元

1987年 10825元

农场工会还组织干部和老工人到辽宁省大连和江苏省太湖及省内外一些地方疗养和治疗。

一些有慢性病的同志得到良好的治疗和休养机会。1983年至1987年到太湖、大连、威海、
北戴河等地疗养的职3224人。

4 、组织职工进行文化和技术学习工会拨出款项与职工教育办公室及场劳资科等单位,
组织职工进行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

1979年1980年对文教、卫生单位组织在职人员业务进修亦拨款项给予补助。

工会还组织声乐学习班、美术学习班,聘请双鸭山市群众艺术馆的工作人员来场讲课,
或聘清场内擅长音乐、美术的同志讲课,培养了一批音乐和美术爱好者,成为农场演唱、绘
画活动骨干。

5 、开展文娱、体育活动1980年至1987年,农场工会连续举办了职工兰球赛、乒乓球赛、
文艺节目会演等文娱体育比赛活动,还组织了少年男、女兰球训练队。协助红管局在农场举
办甲级兰球赛、中学生兰球赛、开办中学兰球裁判班等,培训了一批裁判员和运动员(具体
数字见“体育运动”部分3.图书馆工作,电影队工作(见“文学、艺术”部分)。

四、职工代表大会与先进分子代表会农场首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是在1952年9 月1 日
至2 日召开的,至1987年1 月22日召开了第四届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中间有些大会日期,
代表数及主要议程,因资料缺乏,无法查证,各次全场先进分子代表大会,有的是与职工代
表大会同时召开的,有的是单独召开的。现将有资料可查的各届,次职工代表大会及先进分
子代表大会的情况汇集列表如下。
历届、次职工代表大会及先进分子大会情况



历届、次职工代表大会及先进分子大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