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妇联

第二节 妇联




一、农场妇女联合会的建立与改组

农场在1959年以前,没有妇女联合会的组织。妇女工作由双鸭山市四方台街道委员会负
责办理。街道办事处设在农场,当时主持妇女工作的魏清秀。1959年下半年,街道办事处从
农场搬到四方台矿。农场妇女工作独立进行,由董桂兰具体负责,归农场人事科领导。1960
年,为加强农场妇女工作,场里成立了妇女联合会,由范亚兰担任主任,下设两名干部协助
工作。当时农场下设3 个分场,各分场均设有专职妇女干事,各生产队都有居民委员会,居
民委员会设主任1 人,委员5 至7 人。居委会下设若干居民小组,当时老场部(现一队地址)
共有3 个居委会:场部北屯为一委,主任史孝先,南屯为二委,主任李亚珍,西山屯为三委,
主任王淑清。

当时的妇女工作任务是:教育妇女勤俭持家,教育好子女,搞好家庭环境卫生;配合公
安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有条件的居民委成立服务社。这一时期妇女工作开展得较好,如家
属干部夜间查夜,帮助有病家属打扫卫生。各居民委互相检查评比并开展“家庭和睦、邻里
团结、搞好家务,使男同志一心无挂地出满勤,上好班”的活功,场部一委成立了服务站,
为双职工和单身职工拆洗缝补被褥衣服,干各种零活。农忙季节妇联发动家属参加集体劳动,
在劳动中开展劳动竞赛等。

1964年后,除上述任务外,还组织妇女学习毛主席著作,规定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请外地的学习先进分子来场介绍学习经验。妇联还担负着宣传和落实计划生育工作。

1966年秋场内“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各党群部门工作均停止,妇女工作无人过问,
1969年4 月,农场改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十九团后,妇女工作才逐渐得到恢复。1975
年团里配备一名干事负责妇女工作,由团政治处领导。1977年2 月,二十九团改为双鸭山农
场后,于1979年年初,由农场工会委派宋兰负责妇女工作。同年4 月8 日,农场重新成立妇
女联合会,由范亚兰任主任。宋兰为妇联干事。

二,全场妇女组织概况

全场妇女共有9346人,女职工91人,其中科技人员83人,文教工作者120 人,医务人员19
人,商业职32126 人,其他分布于农业、工业、林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等各条战线,有的
担任基层领导工作,有的成为生产骨干,全场妇女为农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巨
大的力量(各单位妇女人数及各条战线女职工人数见附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妇委会组织被破坏。妇女工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兵团时间
又由于体制不同,团里仍没有专门的妇女组织。1977年2 月恢复农场建制,于1977年四月重
新成立了妇女联合会,但各基层单位的妇女组织仍不健全。至1981年4 月以前各单位的妇委
会才陆续建立和健全起来,妇委会在连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协助支部做好对女职工和职工家
属的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生育工作,调解工作,妇幼保健工作和幼儿教育工作,团结和鼓励
妇女为农场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全场各单位妇女人数统计表



劳动服务公司



全场各行业女工人数统计表



妇女委员会概况




三、场妇联的各项工作

(一)对妇女进行宣传教育
1 、宣传计划生育。1980年10月24日,妇联召开全场广播大会,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控制
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向全场妇女提出要求:(1 )认真
学习党中央的公开信,深刻理解党中央号召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懂得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
个孩子的重要性、迫切性和深远意义,做移风易俗的促进派。(2 )全场女职工、女党团员、
妇委会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做计划生育的模范,做群众的表率。妇联向各单位妇委组织提出
要求: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切忌简单化、强迫命令。几年来,妇联配合场计划生育
办公室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坚决做到一对夫妻—个孩。

2 、宣传贯彻新婚姻法。1981年1 月7 日,妇联召开各单位党支部书记、妇女主任会议。
学习黑龙江省批转合江地委宣传部、合江地区妇联等单位关于新婚姻法宣传教育的报告,并
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新《婚姻法》。为了长期贯彻好新婚姻法,农场成立了宣传贯彻好
新婚姻法领导小组,由张玉清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妇联。

3 、进行法纪教育。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和七个法律公布后,妇联即对
全场妇女进行了宣传,要求全场妇女维护宪法,不但自身要遵纪守法,并要对子女进行法纪
知识教育。妇联同时组织妇女学习有关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条文,使她们掌握打击违法分子
的有力武器。

(二)成立儿童保教委员会为了加强儿童保教工作,大办托幼组织,1979年9 月2 日,
农场成立了儿童保教委员会(简称“儿保会”),由副场长张玉清(现担任农场顾问)任儿
保会主任,妇联主任范亚兰、卫生科长王凤珠(已退休)、信访工作员马淑芬、文教科长李
泓任副主任。财务科长王毅忠(现任总会计师)、粮食科长石景生(现任粮食公司经理)。
工会干事崔银科、劳资干事吴建初、团委干事李成群、妇联干事宋兰等为委员,办公室设在
工会。

儿保委员会成立后,首先对托幼组织进行了整顿,同时公布了托幼工作评比条件,当时
全场有托幼组织32个,入托婴儿350 人。1980年9 月,由妇联组织、工会、卫生科参加,对
全场托儿听进行了大检查,五队、六队、九队、西瓮林场、木材厂和场直小学的托儿所,由
于领导重视,房舍设备齐全,工作有计划,室内卫生好,保育员责任心强,常年无事故,成
为先进单位,受到表扬、奖励。有的单位托儿所房舍狭窄、设备差、卫生条件也较差,检查
组向这些单位的领导提出了改进意见。

(三)普查普治妇科病从1985年开始,妇联协同妇幼保健站对全场35个基层单位进行了
妇科病普查、妇联领导亲自下队,向广大妇女宣传普查普治的重大意义,破除有些妇女的封
建思想和羞涩情绪,使她们配合医务人员顺利进行检查,主动就医。1987年检查1415名已婚
妇女中,发病618 人,发病率为43.7%,及时治疗的532 人,治疗率为86.1%。其他患者就
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分期诊治,与此同时,妇联配合妇幼保健站向女工和家属妇女宣传妇女保
健知识,增强她们的自身保健能力预防妇科疾发病率。

(四)开展各种活动1 、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1980年5 月,妇联向全场妇女
发出响应中央号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通知,并通过广播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介绍
种植树木的技术要求并落实任务。当年,全场女职工植树41万9 千多株,1981年以后,各年
女职工和家庭妇女也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2 、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学雷锋、树新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在活动中
涌现出不少先进人物:如一队女共产党员郭秀春主动承担照顾5 位孤寡老人的担子,为他们
做饭、洗衣、买药、护理,献出了近400 个星期天,被评为总局“三八红旗手”,当选为双
鸭山市人民代表;七队妇委会主任王金香带领妇女为本队老保院老人拆洗衣袜,打扫卫生,
照顾疯人X X X ,数年如一日;二队、八队、九队等单位的妇委会在做调解工作和计划生育
工作等方面成绩突出。

3 、开展“五好家庭”活动。1980年以来。连续开展“五好家庭”活动,五好的条件是
;响应党的号召,勤俭持家好;建立民主和睦家庭好;教育子女好;卫生和计划生育好。每
季度评一次,年终进行总评。

4 、举办妇女百科知识竞赛。为了促进农场妇女好学上进,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锻炼
他们的胆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适应妇女的自学成才适应女同志在改革开放
中参政议政的需要,妇联于1987年3 月举办了妇女百科知识竞赛,共有30个单位的90名代表
参赛。

医院王香春、工程三队陈文兰、工程一队陈丽芬获一等奖。

5 、组织妇女有奖征文活动。1987年,为检阅妇女写作状况,提高妇女写作兴趣和文字
表达能力,妇联组织了妇女有奖征文活动,各单位女同志积极撰文应征,经过评委评定,定
有16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22篇获纪念奖。机关包平的《泪在我心中翻滚》、九队袁
芳的《勤劳致富的九队妇女》、医院柏秀华的《我的追求》、郭秀云的《从我场妇科病普查
看妇科病普查的重要》等4 篇文章获一等奖。

6 、开展争当“三八红旗手”活动。为了配合工会搞劳动竞赛和各项评比,发动女职工
在劳动中为四化做出卓越的贡献,多年来,妇联一直在全场女职工中开展争当“三八红旗手”

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全场涌现了一批“三八红旗集体”单位和“三八红旗手”,
有的甚至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有一批女职工分别获得总局和管局的嘉奖。

四、全场妇女先进单位及先进人物历年来,全场妇女在各项生产建设中都发挥了“半边
天”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

由于前期资料散失,已无法全面统计,仅将近几年来荣获场级以上组织授予先进称号的
单位及个人名字列表如下:
荣获管局级上光荣称号的先进集体及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