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人民武装

第三节 人民武装




一、领导机构与民兵组织

人民武装部

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国家安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根据“全民皆兵”的指示,
1960年7 月1 日成立集贤农场人民武装部,受双鸭山市人民武装部党委和农场党委双重领导,
由场保卫科长张海臣兼任武装部副部长。1962年4 月改由刘贝任武装部副部长。同年11月30
日农场成立人民武装委员会,场党委副书记宋绍武任主任委员,副场长郭文祥任副主任委员,
团委书记罗兴义、工会副主席于新兆、保卫科长张海臣、武装部副部长刘贝任委员。1965年
4 月刘贝升任武装部部长。

1969年组建兵团后,武装工作由军务股、作训般和装备股分管。

1977年兵团撤销,成立双鸭山农场人民武装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
局人民武装部党委和农场党委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场党委副书记周来俭分管武装工作,张
太盛任部长。1978年安喜继任部长。

武装部有部长、助理、参谋各一人,小分队包括负责警卫、武装保管和维修的工作人员
共5 人。配有适当武器并有三轮摩托一台。

民兵组织

1961年12月,根据上级军事机关指示,农场开始组建民兵。到1962年5 月,共
组建了两个直属营,19个民兵连,3 个独立排和一个侦察班。共有民兵3270名,其中基干民
兵 2243 名,女基干民兵414 名,称为国营集贤农场民兵师。“文革”期间改为民兵指挥部。

1977年到1979年红管局人武部提出大面积民兵“三落实”,组建双鸭山农场民兵团,团
长张玉清,副团长安喜,政委刘发,副政委崔景芳。民兵团下设一个基本民兵营,营长安喜,
副营长王军国、教导员孙国臣,副教导员王文海。辖19个排、56个班。基干民兵503 名,其
中女基于占10%,全场27个工、农业生产单位各自成为一个民兵连,计27个民兵连,共有民
兵1120名。

二、人民武装部与民兵的任务

双鸭山农场人民武装部是在上级军事部门和场党委双重领导下的军事部门,是党委的军事
参谋部,其主要任务是:1 、负责战时的兵员动员和新军扩建任务的落实。


2 、负责战场勘察、战斗方案的制定和对敌斗争任务的区分及战斗命令的下达,实施和
战场指挥。

3 、负责民兵的组建,整训及政治教育工作,抓好民兵三落实。

4 、负责搞好民兵武器弹药的分配与管理。

5 、负责战时人力;物力、车辆、通讯、联络器材的调遣和指挥。

6 、搞好新兵征集和照上审批呈报工作。

7 、负责复员、转业军人预备役登记审批和协助人事部门做好复转军人的安置工作。

民兵是在党领导下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民兵的任务是:1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和各项任务。

2 、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

3 、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三、武装工作和民兵工作

1 、基本建设。1969年兵团时期,投资9757元,建武装器库90平方米,警卫室30平方米。

1979年各民兵连都建了10平方米的三铁武器库。1980年农场投资6201元,建成一所80平
方米弹药库。1982年、1983年投资9000元,建成2 万多平方米的战术场、训练场、靶场的三
场基地,受到红管局人民武装部和总局人民武装部的好评。总局武装部在农场召开了由各管
局武装部长参加的“三场”建设现场会。1983年武装部自筹7700元购三轮摩托车一台。

2 、“三落实”活动。1977年以后,民兵组织基本上得到了恢复,逐渐走上了正规化,
开始开展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活动,重点抓基干民兵的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和军事
落实。

组织落实:是组织健全、官兵相识,干部齐强,制度落实,活动经常。

政治落实:每月一堂精神文明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课。

军事落实:坚持劳武结合的原则,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爱护武器装备,经常保持良好
状态,积极执行战备治安勤务,做好安全工作。

农场在创造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活动中,基层民兵连都建起了10平方米的“三
铁”专用武器库,武装部制做了14个铁枪柜和各种木枪架,保证了武器存放的安全。

1977年红兴隆管理人民武装部在农场召开了民兵工作“三落实”现场会,第一批进入红
管局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行列。红管局发了“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奖旗。

3 、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是民兵建设的基础。民兵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是抓两头带中
间。抓住典型事例进行推广,使工作全面展开。进驻后进单位,蹲下去住一段时间,抓出成
效来,使后进变先进,先进再前进。

学雷锋,学英雄,教育民兵做生产的模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共产主义
新风尚,战场上做杀敌的英雄,在紧急关头冲在前,争当好民兵。

在英雄先进事迹的鼓舞下,1977年在训练中,十二队基干民兵排长赵殿海同志,在生命
危急的紧要关头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救战友,壮烈牺牲。黑龙江省军区追认他为“民兵烈士”
光荣称号。农垦总局武装部党委给赵殿海同志追记二等功。

1983年在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的活动中,煤矿民兵连基干民兵史占江赤手空拳斗
歹徒,被管局武装部命名为“勇擒歹徒好民兵”的光荣称号,荣立三等功。场党委、团委发
出向史占江学习的号召,省电台广播了他的事迹。

1982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十二队基干民兵排长史永生,三队基干民兵徐海军等用实际
行动为建设精神文明做出了好榜样。史永生出席了红管局武装部的创先会。在会上介绍了
“用实际行动建设精神文明”的经验。还有许多先进民兵成为生产的劳动模范和新长征突击
手,经常活动在基层之中。

场党委一直重视武装工作,1980年在创先活动中,场领导张玉清代表党委出席了红管局
武装部的创先会,在会上代表党委介绍了“加强领导管好武装”的经验。九队民兵连、造纸
厂基干民兵排、十三队六O 炮班和武装部全体人员参加了红管局人武部的创先大会。

1981年和1982年,武装部分别在基层召开了推广先进经验表彰大会,先后推广了一队
“适应新形势做好民兵政治工作”的经验,造纸厂“每月一堂政治课”的经验,推广了砖厂
和十一队民兵连的“民兵组织调整的经验做法”。农场的“民兵组织调整”代表农垦总局接
受了省军区的检查,受到了省军区,总局武装部和管局武装部的表扬与奖励。

4 、民兵训练。农场民兵采取“劳武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1979
年改革以后,平均每年超额完成军事训练任务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训练成绩按单位计算均在
良好以上。其原因是:有一支精干的干教合一的教练员队伍,在教学上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
除武装部从部长到干事助理员都能任教外,还培养了新教练员。这些教练员均从有基础的民
兵中和复员军人中选拔。对这些新上来的教练员要求他们用脑力和体力搭配教学。讲究教学
法,针对民兵年青的特点,启发诱导和形象教育法,做到既细心教又耐心纠正动作,既要团
结紧张又要严肃活泼,使训练达到生龙活虎的状态,保证训练时间,完成训练内容。根据训
练大纲的要求,每年保证25天到30天的训练时间完成大纲要求的训练内容,每逢训练时,武
装部把办公室搬到民兵训练队,对民兵训练随时随地进行指导改进。1977年基层民兵连训练,
专武干部跑下基层几点指导训练。1980年集中训练,1981年、1982年制订了扣工制度。1984
年,提出了向教练员要教学质量的口号,武装部长与教练员签订了要成绩合同,部长与民兵
签订了合同,按合同训练结合政策兑现,内容是按合同规定超成绩一等,奖励工日,对教练
员所教的科目的成绩提高一等,奖励10元钱的合同,提高了教学水平,揪起了训练班大练兵
的高潮,取得了比往年更好的训练成绩。每年的训练都请参加革命战争的老首长和老民兵,
进行现身说法,讲解民兵传统战法和民兵的作用,传授民兵的光荣传统。激发民兵的热情,
掀起练兵高潮。

在训练中经常以黑板报表扬好人好事,宣传雷锋、张海迪的事迹,使民兵受到教育。每
年的军训民兵都获得了军,政素质双丰收。

从1979年到1984年,场武装部训练民兵和班排长骨干9 期。训练基干民兵546 人,其中
女民兵63人。基层有22个民兵连搞了军训,训练了520 名民兵,使民兵的军政素质有很大的
提高。

因此在参加上级机关比武和会操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管局武装部的表扬和奖
励。

1974年在参加三师的军事会操中,获射击、投弹、刺杀、兵器四项总分第一名,单项获
得女班射击第二名,投弹第二名,男班射击第三名的好成绩,1977年在参加红兴隆管局第三
届军事会操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单项获得机枪射击第一名,轻机枪射击第一名,刺杀第
二名。1979年参加红管局会操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获奖旗一面,获手榴弹持枪投准第一名,
对空射击第一名,轻机枪射击第二名,单兵战术第二名。同年被管局评为“民兵工作落实”

先进单位,获奖旗一面。1980年参加红管局军事会操,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埋排雷第
一名,迫击炮射击第二名,武器分解结合第三名。

1980年被总局评为“先进武装部”并通令加奖一次。1981年到1983年连续三年被管局评
为“先进武装部”,荣获奖状。1981年到1983年库房连续三年被评为“红旗库房”获得奖状。

场武装部部长安喜1981年至1983年连续三年被管局评为“先进专武干部”,保管员车振
国同志连续三年被管局评为“优秀保管员”。

1983年11月份全管局民兵工作大检查,对农场五队基干民兵射击,队列,政治、活动室
建设进行大考核,对场武装部室内建设,资料积累、三场建设,库房建设全面大检查,获得
全管局总分第二名。1984年农场民兵工作代表总局接受了省军区的大考核,出席考核的教练
员有战术教员邢永清、射击教员李有德,队列、投弹教员杨择林,参加考核民兵10人,教练
员教学法获得全区第一名,民兵考核成绩获得全省第六名,合江、牡丹江地区第一名。

1980年至1984年来,从民兵队伍输送到领导岗位的基层干部和机关干部有22名。 1985
年至1987年,农场民兵组织按上级规定,组织基干民兵营,保持基干民兵360 人(其中女民
兵36人),每年派20名民兵参加管局武装部民兵训练。

5 、复员军人预备役登记和征兵工作。几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恢复了复员、
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制度。从1980年到1987年共接收复员、退役军人239 人,符合预备役条
件的236 人全部登记。

征兵工作得到了恢复。从1978年到1987年送走新兵135 名,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