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沿革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沿革



1947年8 月,集贤县生产部派出李景华等130 多人到四方台开荒建点,当时称生产大队,
下设两个生产队。一队队长王大发带领70多人,100 匹马,在开花山(现一队)开荒建点,
二队队长杜廷军带领60多人,116 匹马在东葫芦头沟开荒建点。由大队部组织一切事宜。李
景华为总负责人。

1947年12月,大队部改为集贤县公营农场,其后,又先后改为第一农场、示范农场。1949
年3 月15日,第二农场(孟家烧锅农场)并入场内,8 月第三农场(李津围子农场)亦并入。
示范农场于10月1 日改为四方台农场。

1950年,农场成立经理股和农业股,农业股由杨守义担任股长。1952年7 月1 日,农场
改为松江省国营集贤机械农场,场部机构扩大,农业股改为作业科,苏德兴担任党支部书记
兼科长,杨守义任副科长。1953年,农业科又改为农业股,杨守义担任股长。同年7 月,邓
永义技师调入农场,杨守义调三队(现七队)担任队长,邓永义负责农业股工作。1954年,
农场改为黑龙江省国营集贤机械农场,撤销分场,农业股改为农业科,邓永义技师兼任副科
长。1958年5 月,农业科改为农业技术室,由邓永义负责业务工作。1959年2 月,农场改为
国营集贤畜牧农场,恢复农业科。1960年五九七农场五分场和友谊农场八分场东瓮泉和西瓮
泉两个生产队划入场内,农业科改农林科,刘云龙担任科长。1964年农林科又改为农业科,
邓永义担任科长。“文革”期间,1967年由武装部和“场文筹”联合组成生产指挥部。

1969年农场改为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九团,成立生产股,蔡兴隆担任股长。1972年郑
二奎担任副股长。1977年兵团撤销,二十九团改为双鸭山农场,成立农业科,郑二奎任副科
长,1978年升任科长。1981年姜明俊,刘玉芝担任副科长。1983年郑二奎升任副场长、韩景
荣担任科长。1984年姜明俊、王国才、刘玉芝任副科长,同年10月姜明俊离场,王国才任科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