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林业生产经营

第三节 林业生产经营



农场所辖三个全民所有制林场,造林与采伐兼顾。经济上均单独核算。苗圃以培育树苗
为主,兼植果树,后与中心果园合并。扩大了果树栽种面积,园林场以培育果树生产水果为
主,兼搞林业副业,苗圃和园林场均为单独核算单位。

1984年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后,林业生产逐步实行承包责任制,创办家庭林场,农场已将
注意力移向20万亩山区的开发工作,鼓励职工子弟投身于林业生产建设。

一、西瓮林场

西瓮林场建立于1972年4 月20日,是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时期所建,初名林业一连,其位置
在十连西边原老蜂场地址(即一道沟)。由吴振华任连长,任永华任指导员,梁崟、程庆昌、
孙学光任副连长,蓝学舜任技术员。全连工人共80人,由三连、十连、十一连各调来两个班。
1972年生产原木1000立方米,造林面积97.5亩,年底收入7025元,生产支出45000 ,亏损37975
元。

1973年10月,从林业一连分出一个作业站,后扩建为林业二连。林业一连连长仍为吴振
华,指导员仍为任永华,副连长为姜佩洲。工人重新调配后,共81人。当年生产原木1500立
方米,造林面积317.5 亩,年底生产收入72927 元,生产支出96394 元,亏损23467 元。

1974年,工人增加到114 人,生产原木1700立方米,造林面积371 亩,年底生产收入 76053
元,生产支出74031 元,盈利2022元,从此扭转了亏损局面。

1975年,魏丛贤接任副连长,王桂兰任副指导员,工人增至118 人。1977年,生产建设
兵团撤销后,二十九团改为双鸭山农场,林业一连改为林业一队。1978年3 月15日,农场办
公室发出《关于统一单位名称的通知》,林业一连正式命名为西瓮林场,吴振华任场长,任
永华任党支部书记,许文友、魏丛贤任副场长,陈界一任党支部副书记,工人共133 人。1978
年生产原木1700立方米,造林面积720 亩,年底生产收入156125元,生产支出150450元,盈
利5675元。

1979年至1984年,主要领导无变化,生产连年盈利,尤其是1983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
生产形势更好。从1982年开始,除经营林木外,还经营木耳段、矿巴条;生产木耳等,实行
经济承包后,林场和职工家庭经济情况均较前良好。

历年来,西瓮林场除积极搞好生产经营外,还大力抓了基本建设工作,改善工作条件和
职工居住条件,建筑房屋35栋,面积为4755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15栋,面积2234平方米,
职工家庭住宅20栋,面积2521平方米。
双鸭山农场西瓮林场历年经营情况表



松岭林场
松岭林场位于大叶沟河以西,三队以南,1971年开始建点,原属林业一连(现西瓮林场)

的一部分,1973年10月从林业一连分出,成为林业二连,初建时,未派连长,由张文信
任指导员,孙学光任副连长,程庆昌任副指导员。刚分出时有工人50多名,后从各农业连队
抽调人员补充,至1974年全场有工人110 余人。当年生产原木1250立方米,造林 600亩,建
筑土瓦结构的家属房4 栋,共102 平方米。

1975年9 月,调马立田为林业二连连长,其他领导未变动。有工人120 多人,全年生产
原木2449立方米,造林面积200 亩,建筑职工家属住房5 栋(其中土瓦结构面积为84平方的
2 栋,面积为98平方米的2 栋,砖瓦结构,面积为147 平方的一栋)同时建筑173 平方米的
学校校舍一栋。

1976年,丁连泉任副指导员,程庆昌任副连长。这一年生产和基本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
全年生产原木1970立方米,造林750 亩,建筑土瓦结构家属房3 栋)面积84平方一栋。98平
方的一栋,120 平方的一栋),同时建筑土瓦结构猪舍一栋,面积为210 平方米,饲料室一
栋,面积84平方,为连队养猪创造了条件。全年盈利17420 元。

1977年,生产建筑兵团二十九团改为双鸭山农场后,林业二连改称林业二队,原队长马
立田调走,由孙树岭接任队长,张文信任党支部书记。当年生产原木1075立方米,造林480
亩,建筑保养间96平方米,食堂、俱乐部288 平方米,盖家属房3 栋,共498 平方米,全年
亏损16278 平方米。

1978年3 月,农场通知统一各单位名称,林业二队改名为松岭林场,队长改称为场长。

松岭林场领导班子也作了调整,场长孙树岭,党支部书记余道国,副场长张文信、孙学
光、程庆昌,副支书丁连泉。当年生产原木1650立方米,造林600 亩,建筑砖瓦结构家属房
一栋,面积120 平方米,生产盈利77元。

1979年至1987年期间,由席连起任场长,丁连泉任党支书,张文信、程庆昌任副场长。

1979年生产原木2125立方米,造林1320亩,建筑砖瓦结构办公室一栋,面积为140 平方
米,砖瓦结构面积168 平方米的住房一栋,120 平方米住房一栋,全年生产盈利2 万元。

1980年生产原木2001立方米,造林5320亩,建筑砖瓦结构水房、粮店75平方米,集体宿
舍168 平方米,家属住房165 平方米,生产盈利24763 元。

1981年,生产原木2500平方米,造林200 亩,建筑家属房一栋:面积168 平方米。生产
盈利61400 元。

1982年至1984 年,由魏丛贤任场长,丁连泉任党支部书记,张文信、程庆昌任副场长。
1982年生产原木1050立方米,造林300 亩(补植旱死的苗木)。1983年生产原木 2500 立方
米,造林300 亩,盈利50046 元。1983年7 月27日,杨宝家开铁牛撞火车,被调扣7 个月。
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并着手兴办家庭林场。
双鸭山农场松岭林场经营情况表



向阳林场
向阳林场位于场部东北部,场址设在场部北沟东边,联合加工厂北边。1977年11月开始
建点,当时,农场原林业科曾在鱼池沟和水利队北沟各设了一个林业管理站,后来将两个单
位合并,成立了一个林业队,即林业三队,由席连起任队长,有职工50多名。1979年农场又
在这—地区成立了中心果园,半年多以后,中心果园又并入林业三队。1980年 3月,林业三
队改名为向阳林场,有职工63人,由杨树芳、罗金声担任正、副场长。 1981 年2 月,由阚
怀义担任党支部书记,杨树芳任场长,罗金声任副场长。

1980年采伐树木2687亩,同时造林2687亩。1981年生产原木919 立方米,采伐面积 967.5
亩,造林2447亩。1982年生产原木592 立方米,采伐面积2250亩,同时全部植造新林。1983
年生产原木355 立方米,造林面积1595亩。

1984年上半年,造林1720亩,农场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后,向阳林场的领导机构有所变动,
阚怀义任党支部书记,任德芳任场长,罗金声任副场长。生产方式也有所改变,实行经济承
包责任制,逐渐转变为开办家庭林场。
双鸭山农场向阳林场经营情况表



苗圃

农场苗圃原属林业科领导,始建于1957年,当时地址在老场部南家属屯附近(现一队学
校东侧),土地面积不足50亩,工人有20来人,培育的苗种有落叶松、杨树、糖槭树等,苗
圃的负责人是田岐家技术员为鄢发明,1961年,苗圃移至大业沟,负责人仍由田岐家技术员
为鄢发明。

1965年5 月,原归我场的大业沟林场移交给牡丹江林业局,农场场部又东迁至扁石河北
岸新址,为了管理方便,又将苗圃移到原良种站(现实验站)境内,占地75亩,仍由田岐家
负责。

1967年苗圃归工程队管理,土地面积扩大为105 亩,有工人30多人,负责人未变。

1971年生产建设兵团领导时期,原农场良种站改名为二十九团十七连,苗圃又划归十七
连领导。1973年,苗圃归林业站领导,土地面积仍为105 亩,负责人仍为田岐家。

1979年二十九团改为双鸭山农场后,苗圃归农场林业科领导,土地面积扩大为120 亩,
负责人为王守会。1980年至1982年苗圃并入中心果园,由杨树芳负责。1983,年秋天,苗圃
又与中心果园分开,正式成立农场苗圃,土地面积扩大为195 亩,有工人40多人。并建办公
室、车库,有喷灌设备。1984年任命田龙泉为苗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