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畜牧业管理机构沿革
第五章 畜牧
第一节 畜牧业管理机构沿革
建场初期,农场为了进行生产,发展了大畜牧(主要是马)的饲养繁殖,为了解决场内
肉食供应问题,开始猪,羊、鸡,鸭等畜禽的饲养繁殖,而对养鱼未加重视,五十年代,在
贯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经营方针中,逐步形成按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畜禽生产,大力
发展了猪、鸡的饲养繁殖,并重视了培育良种及兽医防疫等项工作,八十年代,由于农业生
产机械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大牲畜逐渐被淘汰,而由于生活需要,逐渐重视渔业,生产,
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水库养鱼和浅水养鱼。
40年来,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产品价格不尽合理,农场畜牧业连年亏损,影响了畜
牧业的发展,1984年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成立了畜牧渔业公司,力求改善经营方式,提高生
产管理水平,使畜牧业、渔业得到健康发展。
第一节畜牧业管理机构沿革建场初期,农场畜牧工作未设专门的管理机构,到1956年设
畜牧副场长办公室,由主管畜牧的副场长王拓组织领导全场畜牧生产。
1952年农场成立专业的畜牧场,集中饲养猪、牛、羊、蜂。并负责指导全场畜群的饲养
管理及疾病防治工作,场长葛文馥,书记乔喜春,具体业务由李富洲负责。
1959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农场更名为国营集贤畜牧农场,增设畜牧科,对全场畜牧业
生产进行业务指导。科长孙书善,副科长汪潮。畜牧场改为畜牧队,葛连宽、祝书蒿、刘国
良、汪潮等相继担任畜牧队领导工作(畜牧队在现二队),另在二、三、四、五队各设一个
养猪点。
从此,畜牧业生产在全场铺开。
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饲料不足,畜牧业生产进行了调整,于1961年将畜牧科合并
到农林科,科长刘云龙,科里设畜牧技术员一人。
1966年成立畜牧兽医站,科站合一,负责全场畜牧兽医工作,站长刘云龙。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生产指挥部下设畜牧技术员一人。
1969年集贤农场改为兵团二十九团,团设生产股,股长相继由单盛奇、蔡兴隆担任,下
设技术员一人。
1977年兵团撤销,二十九团改为双鸭山农场,生产股改为生产科,科长郑二奎,副科长
姜增田。
1980年5 月成立畜牧科。科站合一,姜增田任畜牧科长兼兽医站长。
1983年成立畜牧公司,姜增田任经理,吴凤久任副经理。
1984年体制改革后改为畜牧渔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