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饲养技术革新
第四节 饲养技术革新
一、主要经验
1 、改善饲养条件是养好畜禽所必需,在1980年修建水泥地面和砖石围栏的基础上,二
连和九连又建水泥敞圈,九队修建育肥猪舍圈,在阴雨连绵的季节里,育肥猪舍保持干净清
爽,成活率在95%以上。
2 、封闭式或半封闭式饲养育肥猪技术由原三个队试行,1981年得到普遍应用,效良好,
十五队102 头育肥猪在1980年11月份进入封闭饲养,到1981年5 —6 月份出圈,育果成年100
%,1 月份测重平均日增重8.1 两,特别是雨水偏多的季节里,而舍内饲养的猪既洁白又长
的快,显示了封闭和半封闭饲养的优越性。
3 、青贮饲料的优越,应用青贮饲料比用秸棵粉喂猪更有其优越性在阴雨连绵季节因粗
料不能粉碎,又没有青贮饲料,只好给投精料,加大了饲养成本。
4 ,畜禽标号便于管理,还便于检疫,而且丢失好找。
5 、杂交优势的利用,在饲料品质不佳的同样条件下,杂种猪的生命力比纯种猪强,成
活率高,增重快,经济效益好。
6 、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在改善饲养条件的同时,加强防寒保温工作,促进科学技术的实施全面实现大群养猪食
堂化,平面喂饲生干料,自由采食常备化。
狠抓一月奶,猛攻二月料,提高断乳仔猪体重。
二、主要教训:
1 、膘情是越冬的关键,1980年雨水大,影响着大田脱谷上场,牛、羊、鹿没有抓上秋膘,
只啃霜棒草,瞟情极为不好,加上冬后大雪盖地,饲料准备不足,因此草食量死亡较严重,其
中散牛死亡更严重,死亡原因是饿死,越冬前营养不佳,越冬期间不饱食,天气寒冷消耗体内
热能,逐日消瘦、倒毙。
2 、饲料品质决定于畜产品的素质,如1980年玉米大部分发烧变毒,长期食喂引起中毒,
加上喂发芽变质带有发病菌的小麦,严重影响母猪繁殖、仔猪增重、母鸡产蛋,例如二连是
农场养鸡生产水平比较好的单位,1981年由于喂变质的饲料65头母猪流产,绝产24头,占37
%,影响后备猪的发育,平均每头后备猪比历年少增重11.59kg ;同是一年鸡产蛋1981年为
159.82枚,1979年为189.72枚,少产29.9枚。
3 、历年来,未认真搞好生产责任制,使畜牧业生产的成本过高,收益收到很大影响。
4 、各连队青绿多汁饲料少,大部分用精料代替了,所以畜牧成本加大,也是亏损的重
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