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师资培训
第三节 师资培训
农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六十年代曾成立小学教师文化进修站,指定专人巡回讲
课。寒假期间组织短期学习班,研究教材、提高教学业务水平。1977年,大批担任中、小学教
师的城市知识青年返城,农场各校师资缺乏。1978年在党校地址开办了师资培训班。
培训各科教师75名(另代培八五二农场教师10余名)由周思哲、武一匡教语文,于喜廷教
数学,王玉东教理化,音乐、美术聘请双鸭山师范学校教师任课。同时在十二队开办英语师资
培训班,由张兵(女)讲课,学员20名。1980年又举办英语教师学习班,由武一匡负责,请双
鸭山师范学校教师姜汉森讲课,学员30名(代培五九七农场及北兴农场英语教师共5 名)。此
后又利用寒、暑假开办英语学习班3 期,亦请双鸭山师范学校教师及双鸭山教师进修学院教师
讲课。
从1979年开始,农场选送各科教师到场外培训,时间为2 年至3 年。截至1984年共选送教
师47名,其中双鸭山师范学校40人,牡丹江师范学校3 人,哈尔滨师范大学1 人,齐齐哈尔师
范学院1 人,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2 人。1985年至1987年,农场每年投资16万元,加强师生队
伍的培训与提高。
农场教育科又积极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文教科设立中师函授辅导站,考取黑龙江省函授
广播学院中师班的60余名在职教师(80届)设专人管理,由楼上华、张玉明、于喜廷、高云起
等负责辅导,按时讲课,定期举行单科结业考试,对参加教材会考合格的小学教师及时组织他
们进入中师函授预备班学习,按函授教学大纲授课。1982年、1983年省国营农场总局、红兴隆
管局进修学院曾屡次来场召开中函工作现场会议,观摩中函教学,总结开展中函工作的经验。
此外,全场尚有一批中学教师参加大专函授、电视学习,有参加高师函授本科9 人,专科
28人,脱产至电视大学学习的7 人。1985年至1987年参加培训的教师131 名。截至1987年底,
有92名中、小学教师获得了毕(结)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