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育的初步成果
第四节 教育的初步成果
从1958年创办第一个中学班以来,初中、高中毕业生历年增加。他们之中,有一部分升入
大专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工作,大部分在场内或邻近市县工
作,有的成为领导干部或生产骨干。如在场内工作的有场党委组织部长王文海,组织部副部长
薛友合,场办公室主任田振清、黄国志,场煤矿党总支书记刘友德,工程公司副经理丁连智,
文教科长董志成,担任农业、林业单位的支部书记、队长(站长、场长)的有姜善宝、房广瑞、
窦永臣、徐成河、丁连全、陈万信、王海峰、任永华、任德芳,成为人民医生的丁立达,在部
队任教导员的有张文昌、王亚民,在科技战线工作的有在北师大工作的研究生邱守娟,在北京
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的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陈志善,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的研究生罗凤英,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郭风志,大连工学院留校工作的,全国三好大学生林天,哈尔滨工业大学
雷达遥控系毕业生冯玉林,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郭明万等,还有一批学生已毕业于上海同济大
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大连工学院、东北电工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大专院校,走上了
建设四化的工作岗位。农场教育科研成果喜人,写出内部交流论文170 篇。其中获管局级奖 30
篇,总局级奖10篇。1987年柳玉瑞的6 篇教育管理论文先后在国家二、三级刊物上发表。其中
《毕业生的质量是衡量学校成绩的主要标志》在黑龙江《教育探索》上发表,并被天津、哈尔
滨等教育刊物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