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医疗概况

第二节 医疗概况



农场的医疗卫生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具有较高水平的过程,几十年来为全
场职工家属就医防病提供了方便,在发扬革命人道主义,贯彻救死扶伤的精神方面做出了应有
的贡献。

一、门诊:过去由于受设备、医生人员与技术状况的限制,分工较粗,只按内外中医分诊。
自1980年起,增设了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牙科、外科、心电、理疗等科室,现每日各科总
合平均接诊203 人次,检验科在1960年只有1 名化验员,嗣后陆续增加,现有工作人员5 人,
即主管检验师1 人,检验士2 人,化验员2 人,他们既负责门诊也负责住院患者的临检验、生
化、细菌和采血、供血等工作,其专业技术也不断有所发展。1960年只能作临床常规检验;1963
年则能检验肝功、二氧化碳结合率、非蛋白质氧;到1969年则能进行电解质、钾、钠、氯、钙
血糖1.3 球蛋白率测定;1978年发展到能做胎甲球、骨髓细胞分类细菌等化验项目。

1981年初,医院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成功地进行了子宫次切、剖腹产、脑膜外开颅等手术。

1986年购进B 超机一台,开始用B 超检查,心脏检验科开展了“表抗”、“妊娠试验”、
“抗○”、“类风湿因子”“尿素氮”等化验项目。
检验科室历年工作量统计表



全院历年主要医疗指标完成情况表



放射线科室建于1963年,当时从哈尔滨购进一台200 毫安X 光机,由一人主管,可作一般
透视与摄片,1981年增购一台200 毫安X 光机,工作人员增至4 人,其近年来工作量情况如下
表:
历年放射线科室工作量统计表 (表六)



门诊历年工作量统计表




二、住院处:

住院处现有内科床位50张。外科床位50张,内科下设儿科、传染、中医等科,主要收治消
化、呼吸、血液、神经系统和儿科疾病。过去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对常见病只能做一般的检查
诊治,危重病人一般外转。近年来由于技术力量的加强,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在消化道出血、
脑溢血、敌敌畏中毒、休克、心衰、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小儿惊厥等急诊,可以较顺利
地进行抢救,成功率在90%以上。外科主要收容普通外科疾病、腹腔、泌尿、烧伤、整骨、创
伤、五官、妇产科等疾病。1977年以来,相继开创脾切除术、肝修补、肾次全切除术、胃切除
术、颅脑手术等,妇产科从1980年起,也相继开创了新的项目:子宫全切术、阴式子宫全切术、
剖腹产、中期引产、节育手术等,上述项目术后均很成功。1986年8 月,引进甲状腺切除手术。
1987年,成功地为一位外伤病人进行开胸作心脏灌通伤修补手术;妇产科为一位72岁高龄患者
摘除了一个11公斤重的卵巢肿瘤。
近年来住院治疗情况一览表



三、药剂:药剂工作也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其工作人员现已发展19人:计药
师1 人,药剂士4 人、护士长1 人、调剂负责3 人、药工9 人,分管病房小药局、门诊调剂室,
制剂室、供应室、中药房、药库,采购等工作,近几年其工作量见下表:
药剂组历年工作量统计表(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