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新风
第三章 社会新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尤其是1980年以后,大搞两个文明建设,
并卓有成效,精神文明之花遍地开放。和全国各地一样,农场也处处呈现新的气象,新人新事
层出不穷。如煤矿工人史占江奋勇斗歹徒,身负七处伤,坚持到底,终使歹徒就擒。砖厂家属
韩秀兰热心照顾公婆,历尽辛苦甘心情愿,被人们誉称“挑灯难找的好儿媳”。三队工人李恭
德照顾孤寡老人数十年如一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场直学校学生肖红艳因患小儿麻痹下身瘫
痪,从小学到高中都由同学们接送到校和回家。一人有困难,大家都帮助。拾金不昧、拾物交
公、舍己为群、助人为乐等新人新事更是到处涌现。这些事迹,曾通过报刊、电台和电视台表
彰,传扬。这里仅收集曾在省、市报纸上报道过的一部分材料。
姐 弟 奋 勇 擒 盗 贼
1983年9 月19日凌晨一时许,双鸭山农场煤矿家属区东北角,狗叫得很凶。正在熟睡的煤
矿工人史占江被惊醒了。他判断,外面一定有情况,便急忙起身,来不及穿外衣,也顾不得系
鞋带,开门走了出去。由于天黑,看不清什么东西。只隐约瞅见有条狗跳进园子里直叫。小史
也随后跟了进去,刚走几步,忽听“哗啦”一声,只见一个黑影跳出障子跑了。小史立刻判断
出,一定是个歹徒逃跑了。他紧追上去,大喝一声:“谁?站住!”歹徒见势不妙,拼命向西
逃窜,小史在后面紧迫不放。跑出约有一百多米,歹徒见无法逃身,忽然转过身来,凶相毕露,
拔出匕首威胁道:“你给我站住,再追我就捅了你。”面对手持凶器的歹徒,小史毫不畏惧,
赤手空拳与歹徒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在搏斗中,小史不慎被地上的东西绊了一下,倒在地上。
歹徒趁机下了毒手,用匕首在小史的胸部、腹部、两腿连刺了数刀,小史忍着伤痛,顽强地同
歹徒搏斗。正当歹徒还要续继行凶时候,小史伸出右手抓住了匕首,利刃割破了他的手掌,但
他咬紧牙关忍住剧痛,使出全身力气,终于把匕首从歹徒的手中夺了过来,并奋力站起身。歹
徒又窜了上来,妄图夺回匕首,但在小史的反击下没能得逞。歹徒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跪
在小史面前苦苦求饶道:“你放了我吧!你有什么要求我都答应,你要多少钱,我给你多少钱。”
面对凶残而又狡猾的歹徒,小史心想:对这样的坏人决不能心软,如果这次让他跑掉,以后他
还会坑害别人。小史厉声对歹徒喝道:“你赶紧跟我到矿上去!”歹徒见小史软硬不吃,又与
小史拼命地撕打起来,妄想挣脱、逃走。受伤后的小史感到自己力量渐渐不支,为了防止歹徒
把匕首夺去再次行凶,他把匕首扔到很远的地方去。一只手死死拽住歹徒不放,另一只手继续
和歹徒搏斗。
小史的姐姐史丽荣在睡梦中被狗叫声惊醒,见弟弟出走没回来,她急忙穿好衣服,拿着手
电筒从屋里赶出来。她听到远处隐约有撕打声,马上意思到弟弟碰到了坏人,她放声喊到:
“小江,你在哪里?”占江听到姐姐的喊声,马上答应:“姐姐,快来抓贼!”史丽荣顺着弟
弟声音的方向,不顾一切地奔跑过去。歹徒听到又有人追来,便夺路逃窜,在手电筒的光亮中,
丽荣看到弟弟满身是血,一阵心酸。“可别让这个坏蛋跑掉,姐姐,快去追!”小史开口喊了。
丽荣起身追歹徒,占江也以坚强的毅力,忍着浑身的剧痛,跟在姐姐身后追上去。在离村边二
百米远的铁道边,姐弟俩同心合力,将歹徒打翻在地,压在下面。歹徒再次哀求饶命。这时,
占江觉得头昏眼花,小声对姐姐说:“姐姐,我不行了!”丽荣耽心歹徒得到喘息后跑掉,便
对弟弟说:“你再坚持一分钟,我去找人来。”说罢转身去叫人。歹徒见只剩下占江一人,不
甘心束手就擒,拼命挣扎,小史双手紧紧抱住歹徒不放。
丽荣来到村中,大声喊道:“快来抓贼呀!”当老工人谢继录、谢殿奎、屈树江等闻讯相
继赶到时,占江却因流血过多,体力耗尽,昏迷了过去。歹徒正要逃跑,工人们一齐上来把他
扭住送到了公安机关。煤矿领导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抢救史占江同志,并连夜送到场职工医院。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小史已脱离危险。经检查,小史全身共有七处刀伤,右胸一处,下腹部
两处,腿上三处,右手—处,最重的是右大腿内侧下腹股沟部一处,刀口深达十多公分。
经公安机关审讯,罪犯是双鸭山市七星矿四井通风段工人,名叫蔡风昌,现年36岁,是个
盗窃分子。
史占江,20周岁,共青团员,基干民兵,1979年参加工作,是煤矿采煤工人。他忠厚老实,
热爱祖国,遵守纪律,工作踏实,表现突出,被选拔到机电队当钳工。
史丽荣,共青团员,24岁。她性格泼辣,直爽,干起活来一般的小伙子也顶不上她。原来
是矿基建队装卸工人,后在炊事班工作。
10月7 日,农场召开“打击刑事犯罪立功受奖表彰大会”。宣布给予史占江晋升一级、记
二等功一次的奖励,红兴隆管理局并授予他“勇斗歹徒的勇士”光荣称号,号召全管局职工向
他学习,史丽荣等人也分别受到奖励和表彰。
帮 助 干 警 抓 逃 犯
1982年6 月3 日中午10点30分左右,一名被追捕的越狱潜逃犯,流窜到一队商店买食品吃。
正在这时,公安干警也追捕至此。罪犯闻讯,撒腿就往商店西山的松林逃窜。武装干警尾随追
去。枪声惊动了在家吃午饭的一队工人、复员军人吕英伟。他立刻从家中跑出,奋不顾身向罪
犯追去,一拳将罪犯打倒在地。工人刘秀明、孔庆财、潘凯云和公安干警相继赶到现场,经过
一场搏斗,逃犯又重新落入人民的法网之中。
见 义 勇 为 捉 歹 徒
1983年5 月7 日下午3 点39分左右,场直中学的女学生赵X X 徒步回家,突然身后一歹徒
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玩弄流氓手段,企图强奸。女学生拔腿狂奔,歹徒紧迫不放,正当她累得
筋疲力尽、被歹徒威逼的关键时刻,农场大客车从双市返回,女学生高声呼救,司机立即停车。
共产党员张永清奋勇当先,跳下车去,汽车司机、共产党员庞喜春,乘客张景会、崔凤喜也随
后紧跟。在一些乘客的大力协助下,狡猾的歹徒终于被抓上客车,扭送公安机关。张永清、庞
喜春等人见义勇为,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
百 里 挑 一 的 好 儿 媳 妇
工程一队54岁的家属王玉兰,精心护理全身瘫痪的公婆,五年如一日,人们都夸她是“百
里挑一的好儿媳”。
王玉兰的婆婆是五年前患脑血栓全身瘫痪的。两年后,73岁的公公也瘫痪在床。王玉兰的
爱人是做基层领导工作的,玉兰要支持爱人工作,照顾子女,还得护理老人,全家繁重的家务
劳动全部落在她的身上。每天忙里忙外,不是洗衣做饭,就是为老人喂水喂饭、洗脸梳头、端
屎端尿。特别是公公,有时大便干燥,她就用手一点点往外抠。有时老人糊涂,便完了不是用
手抓起抹到墙上,就是弄得满身,她及时擦掉。为了保持衣裤被褥清洁,一弄脏,她马上就给
换洗,有时一天要洗十来遍,连老人的儿女们都说:“凭良心讲,就是俺这亲生儿女也没做到
这一点呀!”
五年过去了,她精心地护理公婆,盼望二老能够早日康复。她四处讨药方,无论是听到的,
还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只要药方能治二老的病,她就想方设法按照药方去买药。她先后从山东、
山西、河南、广东等地邮购来一盒盒的各种药品……。可是老人的病仍不见好。连二老自己也
失去了治疗信心,可是王玉兰还是不灰心,不断地买药给二老治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近
处的两位小叔子见嫂子实在太操劳了,每逢节假日休息就到玉兰家照顾老人,玉兰总是说:
“年青人爱干净,还是我来侍候吧!”小叔子们说:“俺嫂子是不放心,怕我们照顾得不周到。”
听了这话,玉兰总是笑呵呵地说:“别看老人瘫痪在床,他们多活一天,也是咱全家的幸福啊!”
热 心 待公 婆
砖厂家属队的韩秀芝热心照顾年老体弱公婆的事,在双鸭山农场妇孺皆知,大伙都夸她是:
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
9 年前,韩秀芝的爱人不幸死亡,一家老小6 口人的生活重担就压在34岁的韩秀芝身上了。
邻居姐妹们带着怜悯的心情说:“小韩呀,为了减轻你的生活负责,快把老人送到兄弟家去吧!”
小韩回答说:“只要公婆不嫌我家生活困难,愿意跟我过,我就好好养活他们。”从此,她对
待两位老人比以前更体贴入微了。她丈夫去世早,孩子小,经济生活有时很困难,尽管组织上
多方照顾,但生活上仍不富裕。她看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牙口不好,就把每月省下来的细粮专
留给公婆吃,她和孩子们吃粗粮。每年家里鸡下的蛋,她一个也舍不得给孩子们吃,都攒起来
给两位老人补养身体,老人见了十分过意不去。一天做饭前,两位老人说啥也不让她给煮鸡蛋
了,可是她还是偷偷地把做好的鸡蛋埋在饭碗里。
一次,婆婆生了病,她不但亲手把药送到嘴边,还把家里仅有的几只小公鸡全杀了给老人
吃。平时,公公愿意吃饺子,她不管上班多忙,总是隔三差五给包饺子吃。婆婆心痛地说:
“孩子,你整天里里外外地忙,哪还有闲工夫包饺子呀,可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着说:“您
二位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了,到老了想吃点啥,当小辈的就应该给做点啥吃呀,让你们晚年过
得愉快啊!”暖心的话说得公婆老泪横溢。
韩秀芝从过门到现在,20多年来对老人时时关心,照顾得非常周到。她不但自己孝敬老人,
而且还常教育子女敬孝老人,从不惹老人生气。两位老人逢人就说:“别看俺儿子不在了,可
秀芝待淹实心实意,真象俺亲闺女一样。”
两 幼 童 拾 金 不 昧
老师表扬了这两个小朋友,并根据他们所说的拾表的时间和地点,认真打听,终于寻到
了失主。手表的主人十分感激地说:“从这两位小朋友身上,我看到了八十年代青少年的高
尚品德,看到了祖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正在盛开。”
葛 大 娘 变 了
在十二队,人们都说葛大娘变了。她变得让人亲近、受人尊敬了。
早在多年前,葛大娘就因骂街而被人们起了个绰号——骂街大王。有一次,她家的钥匙找
不到了,她怀疑别人给偷走了,就站在门口骂了一阵。结果呢,钥匙还是在自家找到的。
队里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以后,文明风气浓厚了,姑娘们找对象要挑个和睦家庭。
葛大娘的儿子都二十五、六岁了,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外地姑娘,人家一打听老太太好“骂街”,
当即就吹了。眼看着人家娶了媳妇。抱上了孙子、孙女,葛大娘开始悔恨自己了,并且下了决
心,说话要来个“语言美”。从此,葛大娘真的变了。一次,她家的狗咬别人的小鸡,被打死
了。她的孩子跟别人吵架,葛大娘亲自到那家赔礼道歉,一个劲责怪自己对孩子教育不够。
葛大娘变了,她儿子的婚事也有着落了,今年开春,她的大儿子订了亲。葛大娘说:“眼
下队里正在开展五好家庭竞赛活动,我们家也要争取当个五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