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茫茫雪原四昼夜

第二章 回忆录

茫茫雪原四昼夜



退休工人孔庆云口述 武一匡记录整理

那是1946年12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在集贤县政府生产部的大宿舍里歇着。

雪总算停了,风也比头晌小了些。我心想:道上的雪铺有尺把厚,车是出不成了,趁早喝
上两口,好好休息休息。我拿起小背壶晃了晃,里面还有斤把酒吧,打开壶盖正要喝,姚掌包
的过来了,他凑到我身边说:“大老孔,准备干粮和马料吧,明早……”没等他说完,我就接
过来说:“出车?你没看地上的雪都快”没“了波罗盖(膝盖),车轱轳能转吗?他说:”套
上爬犁,韩政委(韩天石同志,现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王县长(王侯山
同志,后调到中央担任二机部副部长,现已离休)要出去“。听说县里领导要去,我再也没有
说啥,喝了几口酒,就赶紧整理马具,收拾马爬犁去了。晚上,我又准备了干粮和马料,装好
了一些烟叶子,当然还少不了我的小背壶,壶里灌满了酒。

第二天清早,天还不大亮,约莫是五点半钟吧,我就把爬犁套好了,四匹牲口,两匹红的,
一匹黑的,一匹白的,一色的儿马,挺精神的。不一会儿,那边走过来几个人,韩政委和王县
长走在前头,他们头上戴着大狗皮帽子,身上穿着大皮衣,腰里系一根绳子,政委脚上穿的是
毡瘩疙(毡靴),其他几个都穿的大轨鞘,仔细瞅瞅脸,后面那几个是公安局毕贵局长、生产
部李景华科长和小张,还有一个法院的同志,是姓刘还是姓什么,记不起来了。他们都带着武
器,匣枪掖在皮大衣里的腰间,几支大枪放在爬犁上。他们还递给了我一枝大枪,我把它垫在
座位旁边的大料槽子下面。小张和法院的那个同志把带来的行李和装着干粮的面袋,还有斧子,
锯子一起放在爬犁上,韩政委、王县长他们6 个人就都上去了。我拿着鞭子也坐上了爬犁,李
景华科长这才告诉我,要到四方台那边去探荒,县里打算在那里办农场。韩政委看到我有些疑
惑的样子,就补充说:“是呀,要到那里去办农场。我们要发展生产,多打粮食,支援部队,
剿灭土匪。”王县长点了点头说:“明白了吧,小伙子,咱们上路吧。”我甩了两下响鞭,四
匹儿马一使劲,爬犁就离开了县政府的门口,朝东南方向前进了。

我们摆出一副进山打柴的架势,可不是吗,瞧,身上的打扮,还带着斧子、锯子。那昝这
边人烟稀少,胡子(土匪)又多,前两年李大脑袋,姜大巴掌就常在这一带活动。李景华科长
告诉我,不要靠近有住家的地方走,我只好赶着马爬犁在茫茫雪原上走,马艰难的走着,雪擦
着马肚子,有时得穿过棒柴稞子,马眼睛被枝梢划过,马就嘶叫起来。有时爬犁碰在塔头墩上,
人就会突然地被震动一下。有几次,爬犁卡住了,大家就下来往上抬,可真费劲啊!

走了约莫四个多小时,马累了,人也饿了,我们就停了下来。毕局长和法院的那位同志警
惕地察看着周围的情况。政委,县长和李科长在比比划划地谈些什么,准是计划今后在哪开荒,
在哪盖房。小张帮我喂牲口,我赶紧从怀里掏出小背壶喝了两口,然后让小张也来了两口。我
鞔鞭们用踢开积雪,腾出了块地方铺上草和干枝点着了火,我卷了烟就着火抽起来。

大家围着火堆,把冻得梆梆硬的馒头搁在堆上烤热,每人两个,烤热一层吃一层,两个馒
头轮换着吃。韩政委,王县长他们从自己皮大衣里取出小背壶,那里面灌的是水,几个领导谁
也不喝酒,也不抽烟,我可要酒不要水,渴了抓几把雪填到嘴里就行了。可就是难为了几匹牲
口,找不到河沟,找不到水泡子,只好化点雪水饮饮它们,将就点儿。

下晌刮起了风,虽然不大,但刮起的雪尘洒在脸上总有点不得劲,我们继续往南前进,大
伙坐一会爬犁,步行一会,活动活动,暖暖身子。傍晚的时候,我们到了“统沟”,就是现在
的一队作业站。那里有一座圆形的大山包,很象一个老大老大的馒头。叫它“馒头山”是太恰
当了,可后来人们都叫它“大脑袋山”。离这座山稍远一点的地方,隐约可看见一些小房子,
要是能到那里去歇上一晚多好。可我们没有去惊动那里的老百姓,就在山边找了个避风的地方
停下来,在大爬犁上铺开行李,点起火堆用过了饭,一切都完置停当,就安歇了。我一躺下去
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至于政委、县长他们几个还谈了些什么,局长他们又察看了几次,我也没
注意。

我醒来的时候,天早已亮了,韩政委、王县长他们正在用雪搓脸,两位领导是从部队下来
的,魁梧的身体,灼灼有神的眼睛,虽然戴着狗皮帽子,穿着大毛皮衣毡疙瘩靴和鞔鞭,也还
能看出点军人的姿态,他们见我起来了,问我睡得怎么样,并告诉我,继续往南走,到东葫芦
沟那边去。东葫芦沟在哪里,我不知道,反正他们在部队时在这一带活动过,听他们指点就行
了,吃过干粮,喂完了马,弄灭了火堆,就又向南前进。

傍午的时候,刮起了大风,扬起了雪,爬犁行进更加困难了,几匹牲口又常常停下来,甩
它几鞭子,走那么一段路,就又不走了。我想,得弄点水饮它们才好,中午休息的时候,我请
示了李科长就和小张去找水,可是到处是冰封雪盖,我们又不能走得太远。只好拎着空桶回来。
我一屁股坐在爬犁上嘴里嘟哝起来,“都快到元旦了,这么冷的天气出来干啥,不如来年开春
再来。”坐在我旁边的韩政委瞅瞅我,笑着说:“怕困难了?是的,困难是不少。但是前线还
在打仗呢,部队上的同志比咱们更困难,他们翻山过岭,爬冰卧雪……他们需要地方上的支援
……”李科长走过来了。他对政委和县长说:“孔庆云的大哥是位烈士,原先在抗联第六军一
师师部工作,被日本鬼子杀害了……”韩政委又对我说:“小伙子,你得象你大哥那样,为革
命,要坚强,我们还要想到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呀!”他和县长都鼓励我,使我受到了很
大的教育。

下午出发的时候,小张要替我赶爬犁,我没有把鞭子交给他,要他好好休息。我心里想:
政委、县长岁数比我大,每天工作都比我忙,他们为了啥,他们不知道在县政府办公室呆着比
到这冰天雪地里来暖和吗?他们想的是支援部队,解放全中国呀!

爬犁在继续前进,远处的锅盔山已出现在前面了,那一带曾经是抗日联军第五军、第六军
和第十一军活动过的地方,据说抗日战争时期金日成同志曾经到过是里。我们从敌人手里夺回
来了这块土地,我们应该开发它,建设它。

当天晚上,我们在东葫芦头沟(现在双鸭山农场三队)住宿。

以后我们又到了三道穷棒岗(现在的宝山矿)和王哑叭店(现在的双鸭山农场场部)这些
地方,每到一个地方,政委、县长和李科长就要商量一会,毕局长和法院的那位同志也要到处
看看,只有我和小张看管着牲口和爬犁,我抽空还拿出了小背壶来喝上几口,可小张是一口也
不喝了。

每天傍晚休息时,我总看到韩政委掏出铅笔——大冷的天也只能用铅笔,在一卷纸上画着、
写着。有一次我凑过去看看,只见上面画了一些线、几个圈,几个字,还有一些洋字码。我想,
那就是我们以后的农场吧!

我们一连在风雪野地里折腾了四天,直到第四天晚上十一点多钟才回到了集贤镇。
时间已过去三十七年了,韩政委用铅笔在纸卷上画的那些线条和圈圈、点点、洋字码,已
经变成大片的良田、一幢幢的楼房和平房、一条条的公路和铁路。韩政委、王县长,你们远在
北京,什么时候能到你们辛苦探察过的地方,现在已建成的大型国营机械化农场——双鸭山农
场,也就是曾被你们命名过的“集贤县示范农场”、“集贤县第一农场”来看看呢?你还能记
得为你们赶着爬犁在茫茫雪原上艰难行进四昼夜的老板子大老孔吗?我现在还牢记着韩政委的
那句话,“要想到解放全中国,全中国呀!”

(原载《黑龙江农垦史资料汇编》1983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