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李万宝轶事

李万宝轶事




武 一 匡

1953年1 月至1955年7 月,曾担任过集贤县代理县长的李万宝同志在双鸭山农场(原集贤
农场)当场长。他深入实际、公而忘私、严守纪律、甘于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场里至今还
流传着关于他的很多小故事,仅举几则,可见其为人处事风格的一斑。

县 官 不 见 了

1953年春节临近之际,一个头戴兔皮帽,身穿黑棉袄、腰扎粗麻绳、手提黑布包的中年汉
子,走进集贤农场供销科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马清江立即迎上前打招呼:“李县长,你来了!”
那汉子悄悄一摆手,把小包递给了老马:“放你这里给保存着。”说完走到桌边,拿起杯来咕
冬咕冬喝了几口水,跨出办公室,慢慢就消失在夜幕之中。马清江很纳闷,他独身一人,黑夜
到农场,到底是为什么?一连几天,这位“县长老爷”一直没露面,老马无从打听,又不便和
组织上反映。因为李县长当面和他打过招呼,如果“走漏风声”,坏了他的公务,哪能担待得
起?

第五天的晚上,场部机关召开大会,那位大汉神奇地在会场上出现了。他当着大家的面,
从棉衣兜里掏出一封介绍信,大声宣布:“我叫李万宝,奉省里的命令,到国营集贤农场当场
长,今后咱们就在一块工作了,请大家支持和合作。”原来,李万宝在“上任”前五天时间,
下到基层“微服私访”了解地号、体察民情去了。这时供销科的老马才如梦初醒,心里一块石
头落了地。他赶紧拿来李万宝的那个黑布包,递给他:“谢天谢地,我的县官老爷,你可回来
了!”

汽 车 不 见 了

为了加强农场机务队伍的力量,上级从农机学校调派了一批学员充实到生产队搞机务工作。
这批学员到集贤镇(原集贤县政府所在地)一打听,农场离镇子还有好几十里(当时场部在四
方台东南,现农场一队队部地址),要步行去,得走好几个小时,心里实在有些“打怵”。但
当他们得知农场场长李万宝正在县里开会的消息后,真如福从天降,喜出望外。他们想:场长
开会,一定有车,大家借个光,岂不得其所哉他们立即推选了一位代表,找到了李万宝。李场
长弄明白了小伙子的来意,又看了看他的焦急模样,就对他说:“放心吧,我能回去,大家就
能回去,决不会落下一个人。”小伙子完成任务,高高兴兴地告诉大家:“妥了,场长当面答
应了!”

不一会,李场长来到大家面前,笑嘻嘻地说:“有劳诸位久等了,咱这就走。”说完把手
向前一引:“走吧!”大家面面相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那位“代表”憋不住了,大
着胆子问:“场长,车在哪里?”“车?就在眼皮底下,十一号自动车,每人一台。”说完拍
拍自己的腿。他见大家神色不对,又补充说:“农场现在生产正忙,汽车都忙着运资物,大家
辛苦一点,咱们一块步行回去吧!”大家见场长也是走着回场,谁也不能说什么了,只跟着他
开步走。一路上,李万宝和大家介绍农场情况,描绘农场前景,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当好农机
尖兵,说说笑笑,使小伙子忘掉疲劳。在抄近路时,要过一条小河,李万宝脱掉鞋袜,和小伙
子们手拉着手淌水过去。黄昏时分,他们终于走到了“家”。当年那帮小伙子,现在都50多岁
了,回忆起这段事,大家还津津乐道。

鞋 子 不 见 了

有一年夏天,省里通知李万宝去哈尔滨开会,因为时间仓促,离火车站又很远,他来不及
准备,夹着个小包就上路去赶火车了。

他因为前几天连轴工作,十分疲劳,困得实在不行了,一上车就想,该好好歇一歇。好在
那趟车旅客不多,座位宽敞,他把小包放好当枕头,把鞋从脚上蹭到车厢板上,倒下去就呼噜
大睡,入了梦乡。火车鸣笛声和停车时车厢撞击的颤动把他从梦中惊醒,哈尔滨车站到了。他
坐起来,要穿鞋下车,却见座位下只有一只鞋子,旅客走完了,另一只鞋子仍无处寻觅。他干
脆把套在脚上的那只也甩得远远的。反正没穿袜子,光脚丫子走,倒也痛快。他本来想到商店
再买双鞋,但又怕赶不上开会的时间,横一横心,就急匆匆地赶到了省委农村工作部。

农村工作部田澍部长看到李万宝这副模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关切地问:“怎么光着脚
开会来了?”李万宝说:“鞋没了,一只弄丢了,一只甩掉了。”说完自己却哈哈地笑起来。
田澍也被他逗笑了,忙叫来通讯员,又递给他几块钱:“快去给老李场长买双鞋,你看他那双
脚!”李万宝却急着问:“快告诉我,我没迟到吧?”

(原载《农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