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建场第二年

第二节 建场第二年


一、划归合江局 改名五九七农场
  八五五农场于1958年10月划归合江农垦局属辖。
  密山铁道兵农垦局(当时已改为牡丹江农垦局)为了保持其所属农场场名按“八”字排列顺
序的需要,将金沙农场改名为八五五农场,遂与我场重名。1959年7月,经合江农垦局正式批
准,将八五五农场改名为“黑龙江省合江农垦局五九七农场”。
  二、六个农业社并入农场
  1959年1月农场就近的大北村、二道山、三道山、太平路、张家炉五个农业社自然村全部
人员、土地并入农场,转为全民所有制。
  当时因为正处在人民公社化高潮之中,广大社员看到全民所有制农场机械化程度高,社会
主义大农场的优越性多,羡慕倍至。于是村屯社员用大红纸书写申请书,人人签字按手印,要
求加入农场。农场因当时这些社队大都穿插在分场生产队之间,土地插花严重,影响排水、修
路、大面积机械作业,而且农场也急需一些有丰富经验的老农和牛马车、牛马犁杖等附属生产
工具。经报请当地政府,很快被批准。社员欣喜非常。
  1960年,因场部交通不便,需要将总场部迁往双柳河村,经请示政府,即于年初将双柳河
村也并入农场,社员转职工,属全民所有制。
               农村人民公社划入农场时的基本情况


  三、山东支边青年和移民来场
  1959年5月至8月,先后有山东夏津、郯城、梁山支边青年和移民共2583人来场,其中转为
农场职工1724人,安置家属859人。他们到农场时,正逢连阴雨,到处是泥水,住的差,吃的
差,活又累,部分同志引起思想波动,有的离开了农场,有的又回来了。留在农场的同志,都
成了建场的骨干力量。
  四、千余名转业干部调出农场
  1958年10月,以刘国英为首的803名转业干部调往齐齐哈尔和平机械厂,随之将组建不到
五个月的三分场撤销。同月,又抽200名转业干部调往沈阳飞机制造厂。
  1959年成批外调共有四次:
  11月26日抽五分场、六分场和场直248名干部。调往吉林省长春市。
  12月五分场移交给集贤农场(现今的双鸭山农场)有56名转业干部随迁。
  同年还调往宁夏银川磷肥厂40人,调往黑龙江省合江林业局30人。
  1960年还调往宝清县30人。
  以上七次共调出转业干部1397人。
  1959年场领导干部变动也比较大。1月党委书记陈万才同志,9月场长兼党委书记华兴同志
调出,曙光农场场长宋俊才同志调任五九七农场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