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生产经营得到回升

第七节 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生产经营得到回升


1973年,全兵团农业大幅度减产、亏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重
视。李先念副总理分析了兵团几年来的情况后,对兵团提出了严肃批评;“这个兵团的生产情
况,真有点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再不过问,恐怕要吃国家的粮食呢!我想,兵团全
体指战员是不会甘心常此下去的……。问题在于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又说:“黑龙
江生产建设兵团拖拉机最多,它不是年年增产,而是年年下降。我看它七减八减,闹出吃别人
的粮食, 它就舒服了。这是建设社会主义?要批评,要将它的军……。”李先念同志对兵团
的严肃批评,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团长现役军人徐风海同志在1974年2月23日召开的农场社
会主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一九七三年农业学大寨基本总结》报告中
讲:“中央首长对我们兵团关于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批评,关于主要是各级领导班子
方针、政策不正确的批评,完全符合我团情况,是对我们一次很深刻、很及时的教育和鞭策。
我们一定要虚心接受,认真总结,坚决纠正”。1975年春,团党委为总结建团几年来长期落后
的经验教训,在兵团藏副司令员、师政治部王副主任等带领的两级工作组参加下,采取发动群
众学、摆、批、联的方法,用半个月时间,进行了开门整风。在整风的基础上于1975年2月召
开了三级干部会议。会上由团长、团党委副书记徐风海同志代表党委作了《关于团党委开门整
风情况的报告》。报告中讲:全体委员一致认为,十九团几年来每况愈下,主要在方向、路线
上存在不少问题,在“清队”、“一打三反”中对派性问题处理不好,伤害了一部分干部群众,
以后又没很好纠正。在干部政策上,不能正确对待老同志,尊重老同志,不注意听取他们的意
见,没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在生产指挥上,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搞命令主义,搞瞎指挥。由于
检查、揭摆的问题比较实际、中肯,较为认真的作了自我批评,从而统一了全团思想,振奋了
全团“大干快上”的精神。随之全团上下出现了迅速摘掉“王小二”帽子的热潮。
  在总结经验、端正方向的基础上,把过去大肆批判的“旧农场”改称“原农场”。 对大
多数未予任职的干部在逐个审查的基础上,开始启用。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可以教育好的子
女”政策,都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农业生产上,“农业学大寨”深入人心,落实农业《八字宪
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搞养猪积肥,恢复田间标准作业。以贫下中
农为核心,以知青为骨干,以技术人员为指导的三结合科研工作得到大力推行。在搞好良种繁
育的同时,开展三大作物攻关,在科学种田上闯新路。这些都促进了后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
展。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在接受以灌为主的教训以后,从1972年开始,坚持以排水治涝为主、
以现有耕地为主、以配套为主的方针,到1976年,五年时间,续建了金沙河北堤,扩建了长
林西堤,开挖了新五千。续建了六排干,共完成474.2万土方。
  在经营管理上,逐步恢复和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在领导方法上,注意了抓基层、抓班子。
1975年,团的领导与机关干部57名下到10个连队,加上短期工作队抓7个,营抓4个,兵团和
师抓8个,共计抓29个连队,使连队工作得到很大加强。此外还注重了群众生活的改善。对职
工正当的家庭副业不再作为资本主义倾向加以批判和制止,而且在政策上还有所放宽。这对调
动广大干部、工人、家属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经过一系列的恢复和改革,生产建设开始回升。粮豆单产,1974年168斤,经营亏损450万
元,1975年粮豆单产249斤,经营盈利113万元;1976年,粮豆单产318斤,经营盈利140.3万元。
全团一个营(四营)七个连队粮食过“黄河”,十一个连队粮食上“纲要”,有一个营(四营)
六个连队大豆超300斤,两个营(一、三营)十五个连队大豆上“纲要”。全团被兵团授予农业
学大寨先进单位。团政委刘荣同志光荣地参加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