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理论学习

第二节 理论学习


我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从建场到文化大革命前,主要是以毛主席著作为教材,着重
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也选学过《共产党宣言》、
《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同时结合国内外形
势学习过《列宁主义万岁》和《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等文章以及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等
理论。这些学习对于建场初期稳定广大转业官兵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改进思想
和工作方法,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农为业、以场为家、屯垦戍边
的正确思想,起了积极作用。
文化大革命中,主要学习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由于是在“
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学习,所以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占了主导地位。“左”的
理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既为“左”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为更“左”的思想发展
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文化大革命的被否定,这套左的理论及其学习方法也一起被否定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着重学习了关于真理标准、阶级状况、四项基本原则以及中共中央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理论与文件,首先从思想上拨乱反正,系统地清
理“左”,的思想理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使党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以后,干部学习的内容也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理论为主。这些学习进一步转变了干部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农场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农场于1961—1963年,1971—1987年建立了党校干训队,
王平川、单玉明、薛仕英、张才、华文彬、苏悦等先后担任过副书记、校长,刘双来担任过
副校长。党校的开办为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