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通讯报 道
第四节 通讯报 道
农场通讯报导工作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渐进发展过程。
建场初期,通讯报道工作基本处于一种业余的自发状态。1963年开始在各党支部建立宣传
小组,负责通讯报道工作,但精力多用于场内报道,对外报道从未突破过60篇。
1977年,是农场通讯工作的一个历史转折点。这一年,连队报道组对外报道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见报稿件达到190篇。
1978年,我场在《农垦报》的用稿数居全垦区各场之首。通讯报道工作的迅速发展,主要
是新闻干事阎德喜同志狠抓了报道队伍建设,着重培训了骨干报道员的结果。阎德喜连续三年
被农垦部评为优秀报道员。
1981年,吴继善等在管局范围内首次以自然投稿方式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
1984年,农场在对外报道上实行了多方面、多边缘、多渠道的投稿方针,解决了多年存在
的发稿面窄、用稿量小,稿件内容单一的问题,从1985年开始,基本每年全国二十余个省、市、
自治区的一百多家报刊电台都用过我场的稿件,提高了我场在全国的知名度。1987年,农场
创年见报870余篇的最高纪录。
1977年以来曾被农牧渔业部评为优秀通讯员的有:
蒋跃波 吴继善 肖金喜 刘世贤
褚建平 魏跃龙 杨 军 刘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