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会
第六章 群众组织
第一节 工会
一、概述
农场工会组织经历了建立、合并、取消、恢复、发展等阶段。1958年3月,筹建农场工会,
姜祥恒同志担任工会副主席。同年,筹建了七个分场级工会,主席都是同级副职兼任。工会
主要任务是群众生产、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职工福利等工作。
1959年10月,周善忠担任工会副主席。年底,农场工会职责分别交组、宣等部门,因此工
会组织不独立存在。
1962年9月恢复各级工会组织,薛振东任工会主席。1963年底,高崇伦任副主席。
1964年2月4日,场工会召开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高崇伦代表场工会作了《关于工会
工作总结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成员有:高崇伦(副主
席)、孙增田、华文彬、阎文熙、刘家声、希铁岩。
1965至1966年,农场未任命工会主席,先后由苏悦、李林负责主持工作。1969年组成兵团
十九团,工会被撤销。
1977年3月,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撤销,恢复五九七农场名称。1978年11月根据龙发(105)
号文件精神,五九七农场党委指派李录元担任工会副主席并主持工会工作,同时,配备了工
会干部4人,分场工会也着手组建。
1979年4月24日,农场工会召开了第二届工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工会委员会。此时分场
级、队级工会已相继健全。
1981年3月,王显光调任副主席,主持工会工作,此时工作人员增至8名。1983年刘惠芝任
工会副主席。
1983年4月27日,工会召开第三届工代会,出席会议代表244人,王显光作了《认清形势、
总结经验为工会工作开创新局面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了由27人组成的工会委员会。此时,
一、三、四分场都配齐了专职工会主席,101个队级单位,有76个单位配有专职工会主席,占75%,
工会健全程度是五九七农场建场史上第一次。
1985年3月,由于干部年龄结构调整,王显光退居二线,由刘惠芝副主席主持工作,1986
年5月,刘惠芝任工会主席,1987年离职学习,由李生文主持工作。
二、职工代表大会
1979年4月以前,五九七农场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
1980年7月16日,召开首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228名代表。农场场长李长吉
作了《全场上下,团结一致,努力发展大好形势,为完成或超额完成1980年各项任务而奋斗》
的工作报告。农场党委书记刘翰臣作了《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制在四化建设
中的作用》的讲话。
1981年5月2日,召开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30名,场长李长吉同志在
会上作了工作报告,表彰了1980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1982年2月19日,召开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330人。场长李长吉作了
《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战胜困难,为打好八二年翻身仗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党委书记
刘翰臣作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民动手,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奋斗》的讲话,计
财科长孙凤山作了财务工作报告,在这次会议上,开展了对实行浮动工资和落实生产责任制的
大讨论。
1983年2月6日一9日,召开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339人,列席代
表21人,场长李长吉同志作了关于《深入贯彻十二大精神,全面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一九八三
年两亿斤双千万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孙凤山同志就1982年生产建设、财务决算和1983年的生
产财务预算做了报告,会上讨论了五九七农场到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规划,下发了
1983年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办法。会议还表彰了农场1982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1984年5月19日至20日,召开了三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384人。农场副
场长张耀泉同志在会上作了《提高企业素质,迎接折挑战,为实现1984年经营状况决定性好转
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农场财务工作预决算报告,会议还宣布了1983年全场先进集
体、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
1984年6月29日,召开了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有32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要由
王安文副场长作全场整顿企业工作总结报告,并选举产生了农场巩固整企成果监督小组。
1984年11月28日—30日,召开了三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场长张耀泉作了工作报告,孙风
山宣讲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方案,会议通过了兴办家庭农场的决定。
1985年因在三届四次会议上,对1984年基本总结和1985年各项工作布置,均履行了合法程
序,所以,1985年未开职代会。
1986年3月19—21日,农场召开四届一次职代会,场长张耀泉作了《深入改革,坚韧拼搏,
团结一致为完成1986年生产建设财务计划而奋斗》的报告,王显光作提案工作报告,刘惠芝
宣讲关于民主评议干部的意见。
1987年2月24日—26日,农场召开四届二次职代会,场长张耀泉作工作报告,计财科长金
兆兰作财务预、决算报告,宣传部长刘志刚代表农场讲了精神文明建设意见。
三、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劳动竞赛以农业为主,各行各业干啥赛啥灵活多样,条件以优质、高效、低耗、安全,职
业道德为主要条件。
平时搞阶段竞赛,年终一次总评。开展了评文明队、评十好工会、评优胜、评能手、评先
进、评全优、评红旗和立功运动。开展“七评一功”推动劳动竞赛,阶段有先进,全年有典型。
阶段评比奖励,年终搞总评。一般比例分配是:总场级先进个人占职工人数2.5%,分场级
先进个人占职工人数15%,先进集体,分场级20%,生产队级 20%,班组20%,总场及时进
行表彰奖励。奖励原则以政治鼓励为主,物资奖励为辅。表彰形式有照像、戴花、上光荣榜、
发奖状、发光荣证书等。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场建设。
四、职工生活、劳保福利
1958年工会初建期间,职工生活福利没有纳入日程。1970年—1978年期间,工会处于瘫痪
状态。1979年以后,配了专职生活福利干事,有计划地配合行政抓了生活福利。
1、职工吃菜和一类食堂赛。据1981年了解,全场食堂用的春、夏菜特别是麦收,多数生
产队到宝清、佳木斯等地购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据二分场典型调查,全分场一个春夏
季去外地买菜要耗费车工、人工折款32,000余元,1982年春,总场工会在二分场开了职工吃
菜现场会,提出“五落实一保证”的要求(即;指导思想落实、组织落实、计划落实、措施落
实、责任落实,保证不到外地买菜)。实现职工用菜早、全、足的目标。并提出“第一斗小麦
进晒场,茄子辣椒进食堂”的口号。现场会后备分场和有食堂的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整地,
建温床、扣大棚。据1984年统计,蔬菜塑料大棚达44座,21000平方米,全场基本不到外地买
菜。三分场21队,四分场23队食堂达到管局级标准食堂,有10个食堂进入一类标准,所有食堂
都有提高。
2、职工住房及自来水。职工住房自1981年以后形成突出矛盾,农场宁肯贷款也想法解决
住房,仅1984年一年建房达27,650平方米,缓解了职工住房。全场有2093户吃上自来水,占
34.9%,1363户安有土暖气。
3、互助互济储金会。随着工会的恢复,群众储金会也逐步建立起来,据1983年统计,全
场已建60个,金额达三万余元。
4、困难补助与扶持经营。生活困难补助是工会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救济的基本条件是人
均生活费不足10元和遇有抗御不了的天灾人祸,以及多病住院等造成生活困难户,分别补助30
元、50元,100元、200元不等,每年从福利基金中支出l—2万元。从 1984年开始,推行了对
有经营能力的困难户,实行无息借款,开展家庭副业,叫做以工代贩,变“输血”为“造血”。
如比较困难的中学教师罗树民,工会借给400元,在市场办起豆腐脑店,其家庭经济每月可
收入200多元,缓解了经济困难。
5、扶贫致富。自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以后,实行了多种多样的扶贫方式,如无息贷款扶
贫、信息扶贫、科技扶贫、捐物捐款扶贫、优惠政策扶贫等。据1986年底统计,全场各级工会
扶贫268户,占贫困户的67.9%,其中有162户脱贫,人均收入300,元占扶贫户41%,有106户
致富,人均收入500元以上,占扶贫户26.9%。
6、职工疗养。场工会负责职工疗养工作,疗养对象是场以上劳模(含场级先进)中级职称
科技人员,建国前老工人老干部,具备25年“垦龄”的老职工,均可享受疗养待遇。疗养地点:
太湖,北戴河,五大连池等地。从1981年到1987年共疗养85人次。
7、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此项工作是职工福利工作的重点。实践中,凡文件规定工人应
享受的待遇,农场均给予落实,没有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1985年办家庭农场以后,农工
的一些应有的劳动保护待遇,打入生产成本自行解决。职工福利另一个侧 重点就是安全。全
总十大根据渤海号钻台沉海事件的沉痛教训,提出严格要求,农场把安全作为职工的福利重点
来抓,行政有专门抓安全的机构,工会配了兼职安全监督员,在日常生产中和工程施工前,都
把安全列在首位,实行领导与工人互保签字,明确责任,“安全为生产,生产必安全”的方针,
得到了充分贯彻。
劳动保险是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福利事业,场工会恢复期间,没有抓劳动保险工作。1983
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会同劳资科,办了分场级工会参加的劳保训练班。之后各级工会组织
填写《职工劳动保险登记卡片》,当时全场有9000余名职工按劳保条例要求登记入卡。劳动保
险条例得到了很好落实,生,老、病、死、伤、残、孕人员,都能各得其所。
五、工会经费
工会经费,主要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按工会合法规定由行政按工资总额2%拨款,每年
数额七、八万,十多万,最多1987年15万;二是会员会费按月工资0.5%缴纳,年收入2—3万
元,从1979年开始,会费收入全留在本单位作为活动费用;三是俱乐部和电影事业收入,1982
年以前收入除掉支出略有节余。1982年以后,电视发展,电影冷落,收入支出差额由工会补贴,
到1987年每年需补8000—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