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邮电

第八章 驻场机构

第一节 邮电


一、机构沿革
五九七农场所在地最早的邮电机构是大孤山邮电所,建于1957年10月。李文忠为第一任邮
电所所长。1959年6月改为邮电支局,张柱任支局长。1960年10月,场部迁到双柳河,随即设
立了双柳河邮电支局,同时撤销大孤山支局,李广玉任双柳河邮电支局长。1973年6月,实行
邮政机构和电信机构分设,李广玉任邮政支局长,马景兰任电信支局长。1975年11月,邮政专
业和电信专业又重新合并,李广玉任邮电支局长。1976年 11月,孟印贞任邮电支局长兼指导
员,李广玉帮助工作。1979年,李广玉任支局长。1980年11月,张可军任邮电支局长。1982年
6月,魏忠符任双柳河邮电支局长。1987年 4月,刘英任双柳河邮电支局长。
二、邮件传递程序和电报传输
1960年前报刊、邮件由邮局职工袁万明和孟庆祥每天从当时的总场部(大北村)经十八里乡
去宝清邮电局用自行车或其它工具接送。长林岛的邮件到青山接送。1961年到 1969年,报刊、
邮件由宝清邮电局至福利屯的自办邮车押送到双柳河。各生产队的邮件、报刊由总场邮局派
人送达。1970年以后,总场所属各分场均设立邮电所。各分场的邮件报刊分别由总场邮局委办
的客车和宝清邮电局委办的客车押运到邮电所。由专职“乡邮员”,将各生产队的邮件、报刊
直接送到接收地点。
电报业务,1971年总场自宝清开通人工纫相电路,总场的电报每天不定时地向宝清发出,
又从总场到各分场用电话传递来、去电报,再由分场邮电所送到收报人。
三、业务范围
总场邮局按照邮电部颁发的业务规程,从建局初期开始,开办的业务有函件(包括国际函
件)、包件(包括国际包件)、汇兑和报刊的发行等业务,电报业务也相继开办。到1970年增加
了机要通信业务。近几年,邮电部门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通信的需要,邮电局扩
大业务范围,新增加了快件、特快传递和邮政储蓄业务,并且恢复回执(即双挂号)业务。
全场现有邮电所5个,职工30人,服务人口3万余人,投递点120个,乡邮里程往返1000余
公里。
四、邮电局完成财务情况
1957—1958年 收入7200元
1959—1960年 收入8400元
1961—1963年 收入10000元
1964—1967年 收入12000元
1968—1971年 收入13000元
1972—1976年 收入14000元
1977—1982年 收入145000元
1983—1987年 收入239000元
完成业务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