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职工教育

第四节 职工教育


1980年以前,职工教育未设专职机构,是由工会负责组织实施。1959年6月,农场
制订下发了“职工十年文化教育规划”,在部分生产队曾配有文化教员。1960年成立业余红专
学校44所,本年冬季扫除文盲1021名。
  1965年在二道山组建农业技术学校,主要是培训机务人员。当年从机务工人中招收学员40
余名,还设有“半工半读”初中班,蒋盛任校长(属宣传部领导),1967年撤销,改为第二中学。
  1981年8月,农场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职工教育办公室,与教育科合署办公,由副
科长项显智主持日常工作。当年9月13日在应届高中毕业中考试录取25名专职教师,经短训后,
分配到基层任教。1984年专职教师46人,教师到任后,首先抓了教学工作,据当时统计,职
工中45岁以下文盲796人,经两年努力,完成扫盲任务的44.4%。
  职教办根据全场职工中,小学文化程度2918人、初中文化程度4649人的情况,制订
  了1982—1985年职工教育规划,提出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冬闲集中学。通过业余、半脱
产、脱产等多种形式办班,在1981年冬到1983年全场掀起“双补”(文化,技术)热潮,1983年
10月,为提高基层青年干部文化水平,举办了青年干部“双补”脱产班。经过三年多的办学,
小学补课完成22.3%,初中补课完成65.8%(1984年底),经考试合格的学员发了补考合格证书。
  自1982年以来,职教办搞了全员培训计划,由职教办统筹安排了各类短训班65期,选送36
8人离职进修和参加各类大中专函授并取得毕业证书。(附表)
  1983年9月,筹建了首届党政干部脱产电大班(学制两年,学员16人)和一所职工中等专业
学校。设农机专业,新生43人。1984年9月,改衣机专业为会统专业。共培养农机毕业生43人,
会统专业毕业生78人。上述二校因办学困难较多,分别于1985年和 1986年停办。
  1980年,承办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招生考试等工作,成为农广校分校,至1987年,共有20人
毕业。毕业生中有3名任分场级领导,其他均为生产队长和农业技术员。
  1985年秋,农场体制改革,专职教师全部调离职教岗位。职教办只留一名干事曲桂杰负责
业务工作。
   历年教育系统基本情况统计表


   中小学情况统计表
   (1987年)


   注:七中班级学生数为1985年数
   教师学历统计表


   注;1987年教师数中不包括非任课教师。
   职工培训人数统计表
   (1987年止)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