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广播 电视 书店

第四节 广播 电视 书店



一、广播
  1958年—1960年,广播宣传主要是实行流动式的现场宣传。由广播小组携带广播器材深入
到生产队进行地头鼓动。最早装上喇叭每天定时广播的是基建大队。
  1961年农场建立了广播站,功率为100瓦,只有屠少全一人,负责编辑、播音。总场、分
场先后安装了大喇叭,有19个生产队可以听到广播,部份家庭安上了小喇叭。广播站除按时转
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外,每天还有半小时“场内新闻”。
  1962年增配一名女播音员,换上了500瓦扩音机,各分场也相继建立了广播室。有 22个生
产队可以听到总场广播。
  1965年广播站工作人员增加到3人。
  1975年赵连生任广播站站长后,主持设计组装了载波机,利用电话线路传送广播。工作两
年多后因广播与电话发生矛盾,被迫于1978年下半年撤销。至此,分场基本听不到总场有线广
播。
  1982年,赵连生利用电视差转机传递广播信号,获得成功。1983年因制度不严和机器故障
停止转送。广播范围只限场部地区,各分场仍坚持自办广播。
  二、电视
  1978年在修造厂后山用旧客车蓬建立起电视差转台,用10瓦差转机转播双鸭山市电视台节
目,但信号弱,效果差。1980年8月,农场投资4万元在小西山架设74米电视天线塔,10月完工,
开始转播。1981年在电视塔下修建387平方米电视转播楼。1984年12月启用1000瓦电视差转
机,工作人员增加到22人。前期以自办节目为主,后期以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和“场内新闻”
为主。
  三、书店
  总场新华书店建于1974年。在此之前一直是由商店设一柜台售一些农村通俗读物和少儿书
画。书店成立后,有2人办店,年营业额在3—5万元之间,归宣传部门领导。 1984年书店增加
到5人,由管局书店进货,书的种类比较齐全,年营业额在13—15万元之间。